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中国的地形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以青藏高原为主体,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包括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等。
第二级阶梯: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等组成,海拔多在1000—2000米。
第三级阶梯: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延伸至近海大陆架。
2. 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山地、高原面积广大:山地和高原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60%(包括丘陵),其中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是典型代表。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四川盆地(最湿润)。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最大)、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分布广泛:东南丘陵(最大)、山东丘陵、辽东丘陵等。
3. 地貌类型丰富
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如云南石林、广西桂林山水)。
丹霞地貌:多见于东南地区(如广东丹霞山、福建武夷山)。
风蚀地貌:西北干旱区(如新疆雅丹地貌)。
冰川地貌:青藏高原及西部高山地区。
黄土地貌:黄土高原的沟壑、塬、梁、峁等。
4. 山脉纵横,构成地形骨架
东西走向山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
南北走向山脉:横断山脉、贺兰山。
5. 地形对自然和人文的影响
气候:西高东低的地势利于夏季风深入内陆,形成季风气候;青藏高原阻挡印度洋水汽,加剧西北干旱。
河流:主要大河(长江、黄河等)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如三峡、虎跳峡)。
人口与经济:东部平原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少,开发难度较大。
总结:
中国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三级阶梯差异显著,地貌类型丰富多样,这种格局深刻影响着气候、河流、资源分布及人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