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的水域
作者:徐缓 日期:
2024-04-10 点击:
次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 知道造成水域污染的原因。
2. 知道污染的水域对人体健康有多种危害。
科学思维:
1. 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区别洁净的水域和受到污染的水域。
2. 能指出造成水域污染的原因,举例说明被污染的水会对人造成哪些危害。
探究实践:
1.模拟实验,探究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是如何从陆地进入水域的。
2.案例分析,探寻概括人们治理水域污染的方法。
态度责任:
1.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乐于交流结论,培养良好的科学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水域污染的主要途径及其危害。
2. 认识到治理水域污染的重要性,归纳概况主要方法。
教学难点:
在水域污染的原因和治理方法之间建立联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材料:托盘2个、湿泥土、实用色素、泡沫屑、水。
▍流程一:对比揭题,聚焦污染
1.出示周铁古镇以及横塘河的图片,谈话:我们身处的周铁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目力所及都是古迹、古树、古街、古居、古桥,令人心旷神怡。这条河大家能说出它的名字吗?(横塘河)。你能用一些词来描述现在的横塘河吗?
2. 学生观察描述。
3.揭示课题:现在的横塘河水域洁净澄澈,在这样的水域旁生活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也使得所有周铁镇的居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今天我们就走进“理想的家园”,一起认识洁净的水域。
▍流程二:观察污水,了解危害
1.谈话:在我们的周围,并非所有的河水都像横塘河这样幸运。
2.出示水体样本,分组活动:对比两种样本,把发现记录在下表中。
水体样本 观察到的现象
横塘河水
不知名河水
3.组织学生观察与交流:通过观察,我们小组发现……(颜色、气味、透明度、生物等多方面分析)
4.出示电子显微镜下的污水图,谈话:污水的“污”可远不止我们肉眼所见。
5.提问:你觉得这样的河水能直接被我们生活使用吗?如何我们饮用了污染的水会怎样?对动物和植物来说呢?
6.交流水域污染造成的危害。
7.资料阅读:日本“水俣病事件”“痛痛病事件”。
8.小结:如果我们饮用了污染的水可能会导致我们腹泻、发烧、肠胃炎等病症,严重甚至会危害我们的生命。生活在水边和水里的动植物也会受其影响生病甚至死亡,如果这些生病有毒的动植物被人们所食用也会危害人类的健康。
▍流程三:模拟实验,解释原因
1.交流:你知道水域污染是怎么形成的吗?
2. 出示图片,学生讨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及化肥、生活垃圾等)。
3.小结:水域污染物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污水,一类是固体废弃物。这些污染物大多是由于人类的不当活动导致了水域污染。
4.谈话:是不是将它们丢弃在陆地上就万无一失了呢?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模拟实验,探究这些倒入泥土的污水、注入河流的废水、扔到地面的垃圾是怎么污染洁净的水域?
5.出示材料,活动:模拟污水和固体废弃物从陆地进入水域实验。
(1)介绍实验材料:托盘2个、湿泥土、食用色素、细碎的泡沫粒、水。
(2)教师演示并讲解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托盘的一侧铺一层湿泥土,在上面滴10~20 滴食用色素,再铺一层泥土作为表层土,在最上面撒一些细碎的泡沫粒。
第二步,将托盘装泥土的一侧垫高,把另一侧放在另一个托盘里。
第三步,往泥土中慢慢倒水,观察发生的现象。
(3)讨论:在这个模型中,分别是用什么材料来模拟陆地、水域、固体废弃物的?
(4)学生分组实验。
(5)组织分析交流: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来自土壤的污水和地面的固体废弃物是怎样进入水域的?如何去除水域中的固体废弃物?
6.小结:固体废弃物会在水流作用下从陆地被直接带到水域中。而土壤中的污水,包括固体废弃物中的一些液体物质会渗透到土壤中,也会随着水流进入并污染水域。来自土壤的污水和地面的固体废弃物是造成水域污染的元凶之一。对于此类污染,我们可以通过打捞固体废弃物、控制污染源等方法减少污染。
▍流程四:分析案例,迁移学习
1.展示滇池美丽风光图。
2.出示阅读资料,学生阅读。思考:
(1)造成滇池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吗?(2)人们是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治理滇池的?
3.学生交流分享:通过阅读,我们小组知道了……
4.出示图片,谈话:中国有四大淡水湖,我们周铁镇紧挨着的太湖就是其中之一。太湖在07年就遭遇了蓝藻危机,水域污染严重,从滇池的成功案例你能给太湖治理提些意见和建议吗?
4.播放视频《太湖美》,交流:对于太湖从清洁到污浊再到清洁的过程你有什么感受?
5.小结:爱护家乡水域,拒绝水域污染,共建理想家园。
6. 热点交流:日本计划2023年春季将福岛核污水排海,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板书设计】
13.洁净的水域
原因
污染 洁净
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