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史瑞娣探究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史瑞娣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崔雨涵

    丰义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闵朝花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可馨

    高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浦苏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亚好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庆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阅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娟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谢云

    洋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缓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颜大慧

    潘汉年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军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雷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云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钟佳敏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地球的表面

作者:史阅  日期: 2024-02-23  点击:

《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地球的变迁》中的第1

本课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地球表面陆地地形特点。先借助摸地形地球仪让学生感受地球并不是一个光滑球体,它的表面高低起伏,有陆地和海洋两种表现形式。再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陆地地形,用卡通人物提示海底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第二部分是描述各种地形的主要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四种地形,从地势高低和起伏大小两个方面准确描述它们的特点。第三部分为制作一个包含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教材呈现了两种立体地形模型的表现技法,学生可以参考这两种立体模型的材料和做法来设计制作自己的地形模型。通过制作活动,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地形特征,培养学生设计与物化地形模型的能力

二、学习目标

l  能整体描述地表特征,能识别常见的陆地地形。

l  能细致观察各种地形,学会描述地形主要特征。

l  能制作立体地形模型,学会运用常见材料表现地形特征。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描述五种典型地形的主要特征。

难点:设计制作立体地形模型。

四、教学准备

政区地球仪 地形地球仪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本25页第3单元的一首小诗:

世界上最高的山是什么山?

——当然是喜马拉雅山呀!

世界上最大的洋是什么洋?

——当然是太平洋啊!

那喜马拉雅山上

怎么会出现

海洋生物的化石呢?

2.学生读一读这首小诗,初步了解这首小诗的内容。

3.通过朗读这首小诗,提问:你们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是什么?

4.提问: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什么?

5.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上会出现海洋生物的化石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究地球的表面和内部的奥秘。

6.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触摸两种地球仪,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

1.教师出示政区地球仪和地形地球仪,引导: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两种地球仪吗?这两种地球仪,一个是政区地球仪,一个是地形地球仪。

2.学生分别观察两种地球仪,初步了解两种地球仪的不同之处。

3.学生触摸这两种地球仪,说一说政区地球仪和地形地球仪有什么不同之处?

活动二:了解地球表面的陆地地形

1.教师引导:在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地形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表面,说一说通过观察地形地球仪,你知道了地球表面的地形有哪些特点?

3.出示课本26页下面的一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片,进一步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

4.全班交流

5.学生再次仔细观察地形地球仪以及课本26页下面的这幅图片,进一步体会地球表面的地形特点。

6.教师小结:在地球的表面有陆地和海洋,陆地上有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形态多样的、高低起伏的陆地地形,同样海底的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

活动三:了解各种地形的主要特点

1.教师引导:在陆地上有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各种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那么这些地形分别有怎样的特点呢?

2.出示课本27页上面的4幅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别说一说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的主要特点。

3.教师相机出示山地的一组图片、平原的一组图片、丘陵的一种图片、盆地的一组图片以及高原的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分别观察这些图片,进一步体会各种地形的主要特点。

活动四:制作一个包含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

1.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上有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等。下面我们就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包含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

2.出示课本27页下面的两幅插图,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想一想,这两幅图片上展示的是哪两种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

3.提出要求: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先确定制作包含哪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然后选择相应的材料动手制作。

4.教师指导:石膏塑形布是制作地形模型的专用材料,如果没有可以用皱纹纸、旧衣物来代替。装饰时,可以在模型上涂自己需要的颜色,有条件的还可以在模型表面涂白乳胶,粘上草粉。(将草干燥后粉碎而成的粉状物质。)

5.学生按要求分小组进行活动,先讨论再选择合适的材料动手制作模型。

6.全班交流,各小组说一说本小组制作的是哪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并展示本小组制作的立体模型。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的表面情况,知道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陆地上有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如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等等,这些陆地地形各有不同的特点。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地球表面的知识。

六、            板书设计

地球的表面

  

   不同的地球仪

 

不同的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