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史瑞娣探究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史瑞娣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崔雨涵

    丰义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闵朝花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可馨

    高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浦苏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亚好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庆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阅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娟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谢云

    洋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缓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颜大慧

    潘汉年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军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雷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云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钟佳敏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沙子与黏土

作者:颜大慧  日期: 2024-02-23  点击:

 

 

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 《石头与泥土》单元   3.沙子与黏土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石头与泥土》

课题

3.沙子与黏土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10.地球系统

学习内容及要求

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12年级①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 薄厚、颜色、 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10.3岩石和土壤

12年级③知道土塘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生存场所。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沙子、黏土与石头一样,都属于岩石,都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

科学思维

知道沙子和黏土的用途,了解渗水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实践

在生活中找到沙子和黏土,观察并描述沙子和黏土的特征,并做类似的对比试验

态度责任

从实验过程中,体会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知道做类似的对比试验要保证公平性。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能够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够举例说出沙子和黏土的用途。

教学 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每组干沙子和干黏土若干、放大镜、培养皿(用于筛取黏土的器材:广口瓶、铝箔、皮筋、针和培养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来认识沙子和黏土。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趣的泥土,知道泥土是自然界必不可少的物质,这节课老师带来到了另外两种非常神奇的物质,同学们你们认识他们吗?

2.(出示沙子图片)这个是什么?你们在哪里见过沙子?

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3.小结: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都很善于观察。跳远的沙坑、公园、海边……这些地方我们都能找到沙子。

4.(出示黏土图片)这个是什么?你知道什么是黏土吗?

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5.讲解:黏土在生活中不容易直接找到,要经过加工才能得到的。师介绍黏土怎么来的。(播放制作黏土的PPT

6.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沙子与黏土。(板书课题)

 

 

二、探索

 

一、比较沙子与黏土的不同

1.谈话:今天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份沙子和黏土。下面我们来研究它们,看看干沙子与干黏土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大家先猜一猜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进行猜测。

2.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猜想,那是不是和大家猜的一样呢?我们要实际实验研究。要怎么比较?

学生说说自己想怎么研究

3.讲解:你们的方法都很好,老师这里有三个更具体的方法(播放课件):

1)看一看,看的时候可以借助放大镜,会用吗?

2)按一按,注意按的时候只要将手指轻轻的触碰沙子和黏土,然后看看你手指上有留下的沙子或黏土多不多。

3)捻一捻,向老师这样拇指和食指捏一点沙子或黏土,来回的移动。

4.老师这里还有一张记录单,能看懂吗?这里还为你们准备了6个词语,并把它们写在贴纸上,等会你们可以把词语贴在记录单上。在实验过程中大家要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清楚了吗?给大家五分钟时间,(教师用软件呈现五分钟倒数计时)开始吧!

学生研究,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5.总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沙子粗糙,颗粒大,黏土细腻,颗粒小。(板书:粗糙、颗粒大、细腻、颗粒小)

三、比较沙子与黏土的渗水性

1.质疑:沙子与黏土是不是只有这么多的不同?不是的,其实还有很多不同,不太容易发现,要想一些别的办法才行。

2.提示:比如,我这里有一些材料,一个透明塑料杯,一个玻璃杯,我在塑料塑料杯的底被戳了几个小洞,有沙子与黏土,有两杯一样多的水。我把它们像这样组装起来,等会同时分别给两个杯子倒水,会出现什么现象?大家猜一猜。

学生进行猜测。

3.埋疑:是不是就像同学说的那样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这样的材料,下面我们自己动手去试一试吧。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沙子渗水性好,黏土渗水性差。(板书:渗水性好、渗水性差)大家猜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学生进行猜测。

5.师出示放大沙子与黏土的照片进行解释:观察一下被放大了很多倍以后的沙子与黏土,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发言,说说自己的发现(沙子之间的空隙大,黏土之间的空隙小)。

6.小结:沙子之间的空隙比黏土之间的空隙要大,所以水往下漏的就快。坏的。

 

 

 

 

 

 

 

 

 

 

 

在做生态瓶中,教师要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亲自设计并制作生态瓶,同时制定观察计划,并付诸实施,从而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让探究“活动”来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思考中去感受,理解科学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在轻松的交流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真正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做到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探究大自然的秘密,合作构建适应新时代的本领。

 

 

 

三、研讨小结

 

 

3.小结:正是因为沙子与黏土有许多的不同,所以生活中我们会用它们做不同的事情。课后你们可以继续找一找看看它们还可以用来做哪些事情。

4.其实,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上,每个物质都有它的特性,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并用好它们的特性,它们就能给你带来惊喜。

 

 

1.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沙子与黏土,那它们可以用来做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猜猜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依次出示沙雕、罐子、泥娃娃、茶壶、沙画等图片)

学生猜。

2.提问:你还知道沙子与黏土可以用来做什么?

 

 

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瓷娃娃是( )做成的。

A.沙子        B.黏土      C.     D.黄泥

2.沙子的颗粒和黏土比( )

A.较大        B.很小   C.一样大  D..不确定

3.沙子可以用来做( )

A.沙堡        B泡菜坛   C.剪刀  D.桌子

4. 下列哪个不是沙子的特点(  )

A.粗糙

B.颗粒大

C.沾手

D.不溶于水

 

5. 沙子的保水性( )

A.B.  C.一般   D.比泥土强

 

二、判断题

1.黏土不会沾手。(      )

2.沙子保水性没有黏土强。(      )

3.黏土的颗粒小。(      )

4.沙子和黏土是同一种东西。(      )

5.沙子的颗粒小(      )

参考答案

1. B A A 4.C 5.B

1.× 2. 3. 4.×5.×

在线练习:http://edu.ainiu360.com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3.沙子           与            黏土

粗糙、颗粒大                  细腻、颗粒小

渗水性好                       渗水性差

 

 

 

八、课堂反思

8bd1fb76cef6e22c76632ad6f9cc5b36

注:爱牛组织老师在课堂实践后的反思,大部分是使用了爱牛配套材料,部分观点仅代表反思老师人个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本次教学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采用了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师生双本,多元发展教师“导”,学生“学”,放手让学生资助探索学习,让学生在 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知识,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呈现给学生更优质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