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能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2.知道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
3.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能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
1.模拟水域生态系统:大口塑料瓶、池塘中的水、沙子、水草、几条小鱼、
2.模拟陆地生态系统:大口塑料瓶、湿润的土壤、小草、几只小虫。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生态系统
1.出示水域与陆地的生态系统结构图,交流每个区域都有哪些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等。
提问:各种生物与环境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2.揭示概念:
(1)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作生态系统。
(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作生态平衡。
[意图解析:通过观察各种区域图片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进行观察、思考分析各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出示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概念,学生就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认识。]
(二)做个生态瓶
1.出示制作模拟水域或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瓶的方法,请同学们阅读、讨论生态瓶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水域生态瓶讨论:
(1)池塘里有很多植物,我们的生态瓶里需要放哪些植物?
(2)需要放哪些小动物?数量需要多少?
(3)泥沙需要放多少?
(4)应该先放植物还是先放动物?
陆地生态瓶讨论:
(1)陆地上有很多植物,我们的生态瓶里需要放哪些植物?
(2)需要放哪些小动物?数量需要多少?
(3)湿润的土壤需要放多少?
(4)应该先放植物还是先放动物?
2.教师展示制作生态瓶的方法和步骤,学生制作生态瓶。
预测一下:
(1)不喂食,瓶子里的鱼可以活多久?放更多或更大的鱼到瓶子里,情况会怎样?
(2)不打开盖子,瓶子里的小草可以活多久?
[意图解析:在做生态瓶中,教师要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亲自设计并制作生态瓶,同时制定观察计划,并付诸实施,从而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让探究“活动”来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思考中去感受,理解科学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在轻松的交流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真正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做到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探究大自然的秘密,合作构建适应新时代的本领。]
(三)是什么破坏了生态平衡
1.视频出示生态遭到破坏的例子。
提问:你看后有什么感受?
总结: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网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2.阅读捕杀海赖的资料,讨论这个小型的生态系统是如何遭到破坏的。
[意图解析: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很多行为正在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我们应该在保护大自然生态平衡活动中有所作为。]
3.你知道还有哪些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例子?讨论、分析生态平衡失衡的原因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方法。
[意图解析:教材让学生讨论“你知道哪些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例子?”的原因,是为了引导学生分析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组织学生深入思考:是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如何改变这种状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使学生意识到人类的一些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环境恶化,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
做个生态瓶(课题)
生态系统 :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作生态系统
制作原理
生态瓶制作: 制作方法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