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宜兴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一)(试行)
学校 洋溪小学 学科 科学 六 年级备课组
(本计划一式二份,一份交教导处,一份自留。) 2024年 2月19日
一、
教
学
目
标 |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质量目标 |
一、科学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动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的多样性。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了解技术是人们改造周围环境的方法,是人类能力的延伸。工程是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和制造物品、解决技术应用的难题、创造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的一系列活动;了解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二、科学探究目标: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 三、科学态度目标: 表现出对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中必须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五、质量目标: 通过教学,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一定提升,科学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增强。另外要使大部分同学乐于科学探究,并能持之以恒,探索创新。 |
第1页
二、
教
材
分
析
|
1、本学期所教教材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
1、 本学期所教教材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本册科学包含四个单元,STEM学习和一个专项学习、一个科学阅读。内容涵盖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和工程与技术科学四大领域。其技能训练要求如下:第一单元《神奇的能量》:认识能量的本领,描述生活中的动能和势能。 理解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知道生活中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理解多种能量形式的作用。第二单元《生物和栖息地》:理解栖息地、食物链、生态平衡等概念,能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运用案例分析、比较、推理、建模的方法,发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三单元《自然资源》:能举例说明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自然资源。能详细说明煤、石油、天然气的成因和异同,举例说明新能源的构成 和利用方式。第四单元《理想的家园》:指出人类不合理活动对水域、空气、生物、土地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列举雾霾、污水等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Stem学习:经历“节能小屋”从需求到建成的全过程,能够列举并说明STEM项目学习的大致流程。能够梳理回顾已有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问题情境中,对解决问题产生作用。专项学习: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经历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查阅文献、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科学阅读主要是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 2、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认识能量的本领,描述生活中的动能和势能。 理解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知道生活中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理解多种能量形式的作用。理解栖息地、食物链、生态平衡等概念,能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运用案例分析、比较、推理、建模的方法,发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能举例说明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自然资源。能详细说明煤、石油、天然气的成因和异同,举例说明新能源的构成和利用方式能指出人类不合理活动对水域、空气、生物、土地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列举雾霾、污水等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难点: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
第2页
三、教 学 进 度 表 |
|||
周次 |
内容 |
课时 |
备课组活动 |
1 |
科学课堂常规要求 |
1 |
制定教学计划 |
2 |
1.什么是能量 2.各种各样的能量 |
2 |
学习课堂常规和实验要求 |
3 |
3.能量的转换 4.电磁铁 |
2 |
集体备课《电磁铁》 |
4 |
5.多样的栖息地 6.有趣的食物链 |
2 |
谢云教研课《电磁铁》 |
5 |
7.做个生态瓶 8.适应生存的本领 |
2 |
教学常规检查 |
6 |
阶段回顾 |
2 |
|
7 |
9.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 10.煤、石油和天然气 |
2 |
教研活动:谢云主讲:科学有效教学策略 |
8 |
11.开发新能源 12.善用自然资源 清明放假 |
2 |
|
9 |
13.洁净的水域 14.清新的空气 |
2 |
集体备课 |
10 |
15.多样的生物 16.健康的土地 |
2 |
储晶教研课 |
11 |
期中回顾 五一放假 |
2 |
|
12 |
Stem学习1 |
2 |
教研活动:谢云主讲:stem教学的剖析 |
13 |
Stem学习2 |
2 |
|
14 |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 |
2 |
|
15 |
科学阅读:科技发展历程6 |
2 |
教学常规检查 |
16 |
复习检测 |
2 |
科学检测命题审核 |
17 |
端午放假 |
1 |
|
18 |
|
|
|
19 |
|
|
|
20 |
|
|
|
21 |
|
|
|
第3页
2024年2月
备注:表(一)由备课组制订
宜兴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二)(试行)
学校 洋 溪 小 学 年级 六(2) 学科 科 学 任课教师 谢 云
(本计划一式二份,一份交教导处,一份自留。) 2024年 2月19日
一、
学
生
情
况
分
析 |
1、任教班级学风、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分析。 2、学困生情况分析(含学困生名单、现状和学习困难原因分析)。 |
|||||||||||
1、任教班级学风、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分析。 经调查了解,所教班中大部分学生对科学比较感兴趣,上课发言积极,喜欢动手做实验。40%的人乐于探索、细心观察,善于发现,乐意接受知识,并且有些同学观察、探索、实验的热情非常高,能达到科学教学一举多得的目的。如:周子琳、陈传轩、吴瑾萱、胡子轩等。他们的观察能力强,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快。科学知识技能掌握较一般的占50%,这些学生发言不够热烈,探索的意愿不够强烈,但课堂上听得较认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能完成科学实验,并能记好实验记录。差生占10%,他们学习兴趣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动手动脑能力差,实验时只能跟着同学做,有的甚至只能旁观。他们与其他学生的差距不断加大,如:蒋馨宇、潘朝辉等。
2、学困生情况分析(含学困生名单、现状和学习困难原因分析)。
|
||||||||||||
二、
质 量 目 标 |
通过教学,使学生热爱科学,有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要使大部分同学乐于科学探究,并能持之以恒,探索创新。能在课后自主探索大自然和身边的科学,培养他们一定的科学精神。 |
第1页
三、
改
进
教
学
的
措
施 |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2、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3、 教研专题和实施措施 |
一、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认真备课。深入研究课程要求、教材教参、教案,明确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做到既备内容,又备学生,还要备实验。 2、认真上课。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摆正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让学生积极探究,互相合作,激发学生的兴趣,重视对学生学法指导和实验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3、认真布置和批改科学作业。指导学生完成活动手册,适当开展课后拓展性探究作业,并检查反馈。 4、认真进行课内外的辅导,激发学生课外探究的欲望。并指导学生看一些科普类的书籍。 5、认真出好检测试卷,做好检测工作。 二、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提优内容:培养动手、创新能力 提优途径:选拔为学校兴趣小组进行培训,参加各种竞赛,对分析、归纳、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培养指导他们写科普小论文。 提优方法:提升训练和拓展训练。 补差内容:培养科学兴趣和基本技能。 补差途径:在课堂中多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科学的兴趣,使他们喜欢科学,热爱科学。 补差方法:给予充足的自由探究的机会,以便让学生很好地学科学,爱科学。 三、教研专题和实施措施 教研专题:优化课堂细节,激发探究思维 实施措施:学习《无锡教育》《江苏教育》《科学导刊》等有关杂志的关于科学方面的文章。学习一些科学专著。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并做好摘记。 成果显示:上好教研课,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期末写好总结论文。
|
第2页
宜兴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印制
2024年2月
备注:表(二)由教师个人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