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史瑞娣探究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史瑞娣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崔雨涵

    丰义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闵朝花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可馨

    高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浦苏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亚好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庆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阅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娟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谢云

    洋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缓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颜大慧

    潘汉年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军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雷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云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钟佳敏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养昆虫

作者:袁军  日期: 2023-05-21  点击:

10. 养昆虫(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通过饲养昆虫(比如蚕或菜青虫),亲历昆虫一生的几个发展阶段。

2初步了解动物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

科学探究:

1通过实验,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蚕(或菜青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3能像科学家一样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蚕宝宝的观察日记,并通过整理日记获取有用的信息。

4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科学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蚕生长、蜕皮、吐丝和结茧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2在饲养活动中,亲近、关注小动物,增强责任感。

3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2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

【教学重点】

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蚕(或菜青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使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蚕宝宝的观察日记,并通过整理日记获取有用的信息。

【教学难点】

通过画蚕的一生,了解昆虫从生到死经历哪几个发展阶段,为日后建立昆虫变态的概念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蚁蚕、桑叶、纸盒、毛笔。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展示丝巾,请学生猜猜丝巾是什么材质的?

2.播放《蚕的一生》视频。

3.通过视频大概了解了蚕一生的变化,那么大家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养蚕的过程?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讨论讨论如何养蚕吧!

[设计意图:以丝巾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疑问和好奇。播放《蚕的一生》视频,让学生自发产生探索蚕的生长过程的欲望,引出本节课。上课之前就告诉学生课后需要自己动手养蚕,而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就是了解如何养蚕,使得学生在目标驱使下主动学习知识。]

二、如何科学地养蚕

1.首先,我想请同学们猜一猜,你们觉得蚕宝宝什么条件下会从卵里出来呢?

2.学生可能会猜测需要的时间,也可能会猜测季节。

3.最近我们已经能够感觉到春天来了,天气在慢慢地变暖和,我们把蚕宝宝带回家以后要每天观察,看看你的第一只蚁蚕在哪天孵出来,什么时候所有的蚕卵都孵出来了,把孵出的日期记录下来。

4.在我们等待蚕宝宝孵出来的时候,我们需要提前给蚕宝宝们准备一个“家”,你们觉得什么样的“房子”适合蚕宝宝们生活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为蚕宝宝们设计一个“家”,先画出设计图、列出需要的材料清单。

5.学生用带来的纸盒、纸板、白纸、剪刀等材料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小房子”。

6.同学们做的“小房子”都十分地精美,房子建好了我们还要装修。其实我们蚕宝宝的要求不高,如果你们可以在纸盒里铺一层干净的纸,再给纸盒的盖子上打几个小洞,蚕宝宝就会非常满意啦。

7.展示蚁蚕照片。等蚕宝宝们从蚕卵中孵出来了,我们就可以给它们搬进新家了。可是蚕宝宝这么小,好像一抓它就会把它捏死,我们要怎么让它们住进新家呢?

8.请小组内讨论,我们可以用什么工具、怎么挪动蚕宝宝。

9.教师展示挪动蚕宝宝的方法。

10.蚕宝宝吃什么才能长大呢?

11.学生可能会说吃树叶,也可能知道蚕吃桑叶。

12.我们可以先在纸盒里的纸上放入洗净、擦干的桑叶,再用毛笔将蚁蚕轻轻扫入盒内。

13.我们把蚕宝宝安置进新家以后,还需要注意什么?对,我们还要记得每天为它们清除粪便、换桑叶,并且观察、记录蚕宝宝的成长情况。

[设计意图:本阶段以学生猜测和自行探索为主要内容,讨论如何科学地养蚕,教师在其中主要起到引导和导向的作用,同时及时总结养蚕的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按照要求一步一步体验和观察从蚕卵到蚕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些地区蚕不易获取,则可让学生自行获取菜青虫,一样可以体验养昆虫的过程。]

三、给蚕宝宝记观察日记

1.现在我们知道了怎么照料蚕宝宝,那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在孵出蚕宝宝之前,蚕卵是什么样子的。

2.发放蚕卵。请学生观察并描述蚕卵。

3.学生分组观察讨论。汇报观察结果。

4.科学实验过程是少不了实验记录的,观察实验也一样。请同学们打开科学活动手册第9页,在第一个小框里写一写你观察到的蚕卵的样子。

5.蚕宝宝在长大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变化,为了准确的记得蚕宝宝在哪一天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需要在每天观察的同时要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日记。

6.我们平时写日记的时候,都会写些什么呢?

7.学生回答:日期、天气、做了什么事情等。

8.我们的观察日记贵在坚持,同学们一定要坚持每天记录。在每天的观察日记中首先要写明日期和天气情况,然后要描述你观察到的蚕宝宝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和前一天比起来蚕宝宝有什么变化。记录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文字、图片、画图等等都可以。

9.当蚕宝宝慢慢长大,我们会发现蚕宝宝身体的长度在变化,长度的变化要怎么记录更好呢?

10.学生回答:要记录蚕宝宝身体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11.可是蚕宝宝软软的,还会缩成一团,怎么量它的长度呢?

12.我们可以将蚕宝宝放在方格纸上,在它的头部、尾部的位置画记号,然后连接头部尾部的两点记号,这条线的长度就是蚕宝宝的身体长度。

[设计意图:蚕生长的周期是较长的,如果只让学生养蚕却不布置任务的话,学生一开始的兴趣慢慢减退,平时就会很少去注意观察蚕的变化,而蚕的生长时期里一旦漏掉了一环,就会影响学生对于蚕的一生变化的认识。因此,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记蚕宝宝的观察日记,既能够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感受科学家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记录实验现象的过程,感受科学探究活动的严谨性。]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分别从住、行、食几个方面讨论了如何科学的养蚕,同学们可以把老师发放的蚕卵带回家,耐心地等待蚕宝宝孵化出来,然后让它们住进你们为它建造的家。

2. 在养蚕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每天观察蚕宝宝的变化,并向科学家一样记录观察日记。

[设计意图:结合板书回顾本节课科学养蚕的要点,并给学生布置养蚕的任务,让学生亲身经历养蚕的过程,感受科学家耐心观察和记录的探究过程。]

【板书设计】

10.养昆虫(第一课时)

住:纸盒、纸、打孔

行:毛笔、刷子、

食:桑叶

记日记:日期、天气、外形、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