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6.月球(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从月相变化的记录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
2.了解月亮每天同一时间位置变化的规律。
科学探究:
1.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2.初步具有根据实验现象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科学态度:
1.通过连续观察月相和整理月相观察日记,培养坚持性、意志力和责任心。
2.通过亲自观察月相变化,体会自然的奥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能根据常见的月相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记录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连续观察1个月以上的月相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或相关幻灯片、图片,提前一个月布置学生观察月球并记录。
学生准备:月相记录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整理月相观察日记
准备:提前一个月应布置学生观察月相,冬季农历上半月每晚6点对月亮进行定点观察(农历下半月每早6点对月亮进行定点观察),并将观察到的月亮形状和它的位置画在月相记录单上。(不同的季节可以根据日落时间调整观察月相的时间)
活动一:月相形状变化有什么规律?
1.提问:请看大屏幕,这样的月球你看到过吗?这样的呢?(教师PPT展示不同的月相图片),我们通常把月球圆缺的形状变化叫做什么?
(生:月亮的样子,月相……)
2.小结:我们通常把月球圆缺的形状变化叫做月相。(板书:月相)
3.过渡:接下来老师就要考考大家前段时间对月相观察的结果如何。黑板上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组月相的小卡片,待会儿我会请一小组同学上来摆放你观察记录到的月相。老师给其他组准备了一张月相实验记录单,请你们将观察记录到的月相依次用小卡片摆放好。
(生活动:小组合作摆放月相卡片)
4.过渡:根据组内摆放的月相卡片,月球的明亮部分是怎样变化的?
5.生分组讨论并上台汇报,师生点评。
6.小结:(师板书)
农历上半月月相: 月相:缺——圆;亮面:朝西(右)
农历下半月月相: 月相:圆——缺;亮面:朝东(左)
7.师过渡:在长达一个月的月相观察中,有时由于天气或忘记等原因,我们没有及时地记录月相,现在你能根据月相规律将自己的月相日记补充完整吗?
(生完善月相日记)
8.过渡:同学们已经对月相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观察,现在请观察这一个月的月相,将记录的月相对照形状进行分类。
(生认识新月、蛾眉月、弦月、凸月、满月)
9.追问:根据月相观察记录,数一数相邻的两次满月大约间隔多少天。
10.生开始计算天数并汇报(需要注意:应不超过30天)
活动二:月球升起的位置变化有什么规律?
1.提问:根据观察结果,请小组讨论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什么变动?
生(小组讨论并分组汇报)。
师生总结:(师完善板书)
农历上半月月相: 月相:缺——圆
亮面:朝西(右)
位置:西——东移
农历下半月月相: 月相:圆——缺
亮面:朝东(左)
位置:东——西移
2.提问:为什么老师会让大家把月相是按这个方向(逆时针)摆放的呢?
生:(月球是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的)。
师追问:那为什么老师把农历的初一放在右侧,十五放在另一侧?
(生:初一时,月球运动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此时月球的亮面都朝着太阳,暗面朝着地球)
(生:十五时,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之间,月球亮面全部朝着地球)
3.提问:我们在观察中有时看不到月相,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呢?
生:(1)新月
(2)天气原因
(3)观察位置不对
(4)观察时间不对……
针对第四种猜测,教师提供月球时刻表便于学生分析。
4.归纳:便于理解和记忆月相知识,善于创作的人们编排了一些朗朗上口的歌谣和口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齐读一遍。
生: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5.月相歌活动:让学生根据月相歌,变唱边在黑板上摆放不同月相的位置,摆放结束后,向所有学生介绍为什么这么摆放。
一个口诀(方便记忆):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师生一起消化月相变化歌,同时尝试理解口诀意思: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的连续性的观察月相,对于月球亮面变化和位置变化可安排学生在同一日期的不同时刻和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进行对比观察结合一系列有指向性的问题,进一步明确月球亮面变化和位置变化过程。]
二、习题巩固
同学们刚才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将整块内容都呈现在了黑板上,老师设计了一系列的观察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了多少。
1.我会推测:
请说出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重阳、中秋节)当天的月相。
2.我是小诗人:
(1)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A.初一 B.初三 C.十五
(2)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A.初一 B.初七 C.二十三
3.我是小侦探:
情景:农历二月初一晚上,某牛棚的牛被偷走了。第二天,探长把某嫌疑犯捉回来审问。疑犯对探长说:“我昨晚借着月光,看见老张从牛棚中偷走了牛”。探长马上断定疑犯在撒谎。
为什么探长说他在撒谎?
[设计意图:学生将通过我会推测、我是小诗人、我是小侦探三个板块进一步加深对月相知识的情景应用。]
三、拓展探究
1.提问:通过观察与探究我们认识了各种不同的月相,那月相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2.生1: 地球挡住了一部分太阳的光。
生2:由于月球的公转,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反射太阳光的部分会发生变化。
生讨论,最后达成一致:由于月球本身不透明,其一半的面积总会处于被太阳照亮的状态。随着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的变化,我们从地球上会看到月球明亮的区域大小发生改变。
[设计意图:通过“月相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将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拓展,也进一步将有关月相的知识系统化、全面化。]
【板书设计】
6.地球(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