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史瑞娣探究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史瑞娣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崔雨涵

    丰义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闵朝花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可馨

    高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浦苏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亚好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庆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阅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娟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谢云

    洋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缓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颜大慧

    潘汉年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军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雷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云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钟佳敏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五下:12、四季循环

作者:谢云  日期: 2023-04-24  点击: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理解阳光直射、斜射时影子长短和温度都有差异,并能用实验证明。

科学思维:四季循环是自然现象,可以通过观测和实验来证明,动植物会通过进化和改变适应四季。

探究实践:能根据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特征模拟地球在太阳系的运动,知道四季循环是由地球公转形成的。

态度责任:了解极昼、极夜的现象,体会到宇宙间的天体都在有规律地运动着。

【教学重点】

理解阳光直射、斜射时影子长短和温度都有差异,并能用实验证明。

【教学难点】

知道地球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四季循环是由地球公转形成的。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地球公转、自转以及极昼、极夜的图片和视频,地球仪或皮球、温度计、手电筒或强光灯泡等实验材料。

学生: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录像《四季景色》。

2.谈话:在我们家乡能看到这种美丽的景象吗?

3.讨论:地球上大部分地方都有四季的变化,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季节变化的呢?

板书:四季

4.学生回答——气温变化

5.大屏幕出示云南省昆明市月平均气温和降水图,分析讨论其中蕴含的规律。

6.除了温度和降水,你还知道哪些现象具有季节性变化?

7.大屏幕随机出示北京市日出、日落和周长时间表,以及台湾省嘉义县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图,分析、讨论、交流其中蕴含的规律。

8.小结:每个地方,一年四季中的气温、降水、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板书:循环

[意图解析:通过四季对比鲜明的视频,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唤起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从而发现问题,来研究问题。继而结合一系列表格材料,让学生在材料面前去思索,拓宽思路,从而对四季的特征有了明确的把握,为下一步探究四季的成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探索

1.提问: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现象周而复始地出现?这些因素之间是否存在一定关联性?

2.研究地球倾斜与直射、斜射的关系:

1)用一个皮球代表地球,在两端各粘一根牙签,代表地轴,再在“地球”的“赤道”和“北半球”上各粘一根牙签。

2)在桌子上点亮一个灯泡代表太阳,先让“地球”直立着绕“太阳”转动一圈,再让“地球”倾斜着绕“太阳”转动一圈,观察“赤道”和“北半球”上牙签影长的情况。

3)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3.研究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

1)将温度计分别插入两个信封里;一个信封竖放,另一个信封平放,用强光照射两个信封。

2)观察相同时间内两支温度计的读数有什么不同?

3)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4.小结:由于地轴倾斜,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各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各不相同。太阳高度角大时,单位面积收到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就少,因而形成了四季。

[意图解析:模拟实验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问题,从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四季的成因,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难点,在实验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设计实验、预测结果很有必要,它为实验有序进行、提高实验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 PPT出示花样滑冰的场景图片,提问:下面两种运动形式,哪种类似于地球的公转哪种类似于地球的自转? 板书:自转 公转

2.讨论:(1)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少?你怎么知道?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你有什么证据?

3)学生汇报的公转特征,教师适时板书。

小结:地球绕着太阳逆时针转动,就是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

3.讨论:(1)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少,方向又是怎样的?

2)学生汇报的自转特征,教师适时板书。

小结: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还绕地轴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

4.学生活动:在教室或校园里,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5.研讨小结: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的,它对地球上的生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意图解析:本环节设计总结了本单元的概念目标——地球的运动特征。另外,本环节没有利用“三球仪”进行模拟实验,而是利用学生自己的身体动作巧妙地体验地球运动的规律;不仅更有趣,还能激发小组竞争完成实验。此外,也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理解到宇宙之妙和地球的独特。]

 

四、拓展  

认识极昼、极夜现象

1.提问:有谁听过极昼、极夜的现象?

2.学生回答。

3.谈话:你能演示说明极昼、极夜吗?小组根据教材P36的科学阅读材料思考一下。

4.小组探究、汇报。

5.补充视频:《极昼》

[意图解析:在学生理解了四季循环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拓展,认识极昼、极夜现象,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效果也会更好。]

【板书设计】

四季循环

地球运动

公转            自转

(一年)       (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