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植物有自己的生物钟。
科学思维:天道自然,昼夜交替以及其他自然变化对生物都有影响。
探究实践:通过调查身边的植物与昼夜的关系,知道昼夜会对植物产生影响。
态度责任:愿意参与观察和分享活动,尝试从不同角度认识自然现象的变化。
【教学重点】
知道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教学难点】
观察记录植物在一天中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昼夜对植物产生影响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学生:记录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晚,昙花静悄悄地绽开,幽香沁人心脾。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到底是什么在影响我们?(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二、探索
观察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1. 出示图片:观察合欢树、郁金香、牵牛花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变化。
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
2. 交流:通过课前调查,你还发现哪些植物也会随着昼夜交替而变化?
[意图解析:教学中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的睡眠生理特点,要尽可能选择身边合适的植物作为观察对象,让学生课前根据自己调查到的实际资料进行阐述,植物与昼夜之间有紧密联系。]
3. 讨论: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讲述:植物也要睡觉!开花植物不仅有一定的花期,有的植物的花或者叶还会在一天固定的时间开放或闭合。这种变化在近似24小时的周期中反复发生,即使在完全黑暗中也仍然照样进行。植物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就眠运动。植物体内的生物钟最早就是从这种现象发现的。这是生物对昼夜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
[意图解析:这个环节从资料展示入手,再到指导观察实践。课前指导学生调查身边植物与昼夜的关系,课上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关注昼夜变化对植物的影响,从关联性的角度去认识植物的花和叶在一天中的变化,聚焦变化的现象背后的关键因素——昼夜节律。]
三、认识林奈花钟
1. 出示图片:200多年前,瑞典生物学家根据这一现象编排出一个富有情趣的“花钟”。花钟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呢?(播放视频:花钟)
2. 实践:请你根据调查资料中植物的开花时间编制一个花钟。
开花时间 |
植物名称 |
开花时间 |
植物名称 |
凌晨 (3:00--6:00) |
蛇麻花 牵牛花 蔷薇花 猫儿菊 |
下午 (13:00--18:00) |
万寿菊 晚香玉 月见草 香水百合 |
上午 (7:00--12:00) |
芍药花 睡 莲 山柳菊 大豆花 午时花 半支莲 酢浆草 郁金香 |
晚上 (19:00--24:00) |
丝瓜花 夜来香 昙 花 紫茉莉 |
[意图解析:这里让学生整理资料,像生物学家林奈一样,把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花,顺次排列在钟面形的花坛上,什么花刚开放,就大致为几点钟,编排出一个富有情趣的“花钟”,用科学独有的方式表示时间,感受科学无穷的魅力和趣味。]
3. 思考:为什么有的花在白天开放,而有的花在夜晚开放?(播放视频:昙花为什么在夜间开放)
[意图解析:生物钟是生物对环境昼夜变化的一种适应,这种适应性的价值意义是什么,这是值得学生去思考的。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它有自己的智慧!这种节律性的开合变化,是为了自身的更好生存和发展。适应性是对植物这种节律现象更高层面的理解。]
三、研讨小结
植物选择不同的季节开花是有原因的,植物白天和夜晚的样子不同也是有原因的。原因是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环境支持其开花,白天和夜晚由于气温和光线的不同,会影响其形态。
四、拓展
1. 选一种夜晚开放的花,观察并记录它的开花过程
2. 思考并调查:它为什么在夜晚开放?
【板书设计】
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植物名称 白天 夜晚
牵牛花(花) 张开 闭合
昙 花(花) 闭合 张开 林奈花钟
合欢树(叶) 张开 收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