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史瑞娣探究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史瑞娣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崔雨涵

    丰义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闵朝花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可馨

    高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浦苏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亚好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庆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阅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娟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谢云

    洋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缓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颜大慧

    潘汉年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军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雷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云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钟佳敏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浮力》

作者:邵庆  日期: 2023-04-23  点击:
浮力
新庄小学  邵庆
【教材分析】
《浮力》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常见的力》第四课的内容。在前三课的学习中,学生认识了力的定义、弹力及摩擦力,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力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基础上的一个延续,从什么是浮力、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为话题,指导学生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状态与它的质量、体积有关。
教材安排了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供学生探究,第一,认识浮力的概念和受力方向;第二,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第三,设计实验,研究影响物体被沉浮状态的因素;第四,合理应用,想办法让一张A4纸在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
【学情分析】
学生是科学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需要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应用科学的方法认识物质性质的层面上来。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学习科学课的基础,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学习方法。但对于自主设计完备实验探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学生还难以把控,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进行,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和分析进行认知。
【教学目标】
1.知道浮力的定义。
2.知道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
3.学会做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的探究实验。
【教学重点】
知道知道物体的沉浮状态与它的质量、体积有关。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认识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教学课件、量筒、水盆、细线、橡皮泥、乒乓球、砝码、弹簧测力计
学生材料:水盆、弹簧测力计、石块、小球、橡皮泥、实验记录单、故事科学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1.请学生想办法,如何不触碰量筒的情况下,把里面的乒乓球拿出来。
2.出示一杯水,提问:如何运用这杯水把乒乓球拿出来?
3.教师演示:把水倒入量筒,使乒乓球浮起来。
【意图解析】游戏引入,引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浮力紧扣,为揭示浮力的概念做铺垫。
二、浮力的概念
1.教师演示浮力现象:把乒乓球按入水里,再松开手,请学生说一说乒乓球浮起来的原因。
学生预测:乒乓球比较轻。乒乓球受到浮力。
2.学生感受:请学生上台按一按乒乓球,手感受到了一股托举的力
3.提问:这个力的方向是什么?
学生预测: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进一步提问:具体是左上、右上还是竖直向上?
播放视频:乒乓球上系线,倾斜水盆,线始终垂直于桌面,根据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原理可知细线的方向即为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得出结论:这个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4. 揭示概念:浸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竖直向上托举的力,这种力叫浮力。
【意图解析】通过感受、猜想、验证,层层递进揭示浮力概念,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使学生的理解更深刻。
三、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一)出示海洋图片,提问:你认为图中哪些物体受到浮力?如果抛一块石头到海里,石头会怎样?这块石头受到浮力吗?
学生猜想:1.不受浮力,认为受到浮力就会漂浮在水面上。
          2.受浮力,只是因为石头比较重,所以下沉。
(二)设计实验
提问:用什么工具测量浮力?如何测量?
      弹簧测力计最直观测量的是物体在空气中受到拉力的大小
实验:将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待示数稳定后,将石块慢慢放入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提问: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意味着什么?
总结: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意味着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且减小的数值大小就是浮力的大小。
【意图解析】本环节重点是浮力的测量,器材的选择学生第一反应都是弹簧测力计,引导学生从浮力的定义去解释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的原因,从而揭示弹簧测力计是如何测量浮力的。
第二课时
一、视频引入
阅读曹冲称象科学卡片,提问:曹冲运用的是什么原理?
二、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1.引导预测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出示各个物品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按照其质量大小排序)
学生猜想:物体的质量
提问:什么会影响物体的沉浮状态?
提问:乒乓球会浮起来仅仅是因为它轻吗?出示轮船和钢铁块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这两者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提问:还有什么因素可能会影响物体的沉浮状态?
学生预测:物体的体积
【意图解析】学生的思想较为跳跃,为了控制课堂时间和课堂走向,使用生活的实例进行引导,使学生进行合理猜想。
2.引导控制变量思想
提问:将体积不同、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放在水里,能得出结论吗?那我们需要怎么做?
如在探究体积是否为影响因素时,我们需要选取质量相同的物体进行探究。
总结:实验中,我们对某一个因素进行探究时,要控制其他因素一样,这就是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3.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出示实验材料,小组讨论,如何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实验探究?

问题一: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的沉浮状态一样吗?
实验材料:空心塑料球、橡皮泥、一盆水。
实验设计:
(1)给三个同样大小的空心塑料球分别贴上标签1、2、3。
(2) 1号球内装满橡皮泥,2号球内装一半橡皮泥,3号球内装少许橡皮泥。
(3)把三个塑料球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状态。

问题二: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的沉浮状态一样吗?
实验材料:空心塑料球、橡皮泥、天平、一盆水。
实验设计:
(1)给三人个大小不一的塑料球分别贴上标签1、2、3。
(2)在空心塑料球中装入橡皮泥,用天平称量,确保装入橡皮泥后三个塑料球的质量相同。
(3)把三个塑料球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状态。

4.数据展示及分析
小组数据展示,讨论: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沉浮状态?
结论:相同体积的物体,质量越小越容易上浮;相同质量的物体,体积越大越容易上浮。
【意图解析】本实验的重点是控制变量的实验思想,先通过提问引出这一科学思想,再出示实验材料,便于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三、总结回顾
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四、课外拓展
运用本节课的知识,想办法让一张A4纸在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
五、板书设计
浮力
浮力:


            质量重

相同体积
         
            质量轻



            体积大

相同质量
         
            体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