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史瑞娣探究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史瑞娣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崔雨涵

    丰义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闵朝花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可馨

    高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浦苏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亚好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庆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阅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娟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谢云

    洋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缓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颜大慧

    潘汉年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军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雷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云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钟佳敏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用种子繁殖

作者:芮亚好  日期: 2023-04-23  点击:
12.用种子繁殖
【教材分析】
《用种子繁殖》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繁殖》的第一课。通过一年级下册《动物与植物》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植物的多样性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本节课学生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多种途径奠定基础。通过三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植物的生命周期有一定的认识,对植物的种子并不陌生,也曾探究过种子发芽的条件,这对本节课学生探究种子萌发胚根的生长方向、埋土深度等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解剖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并结合资料,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与种子萌发成的植株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提出有关种子萌发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在解决一些播种技术问题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种子萌发的特点和条件。第三部分,分析并交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认识每种果实都有它独特的传播种子的方式,以便种子获取更大的生存机会。第四部分是第三部分内容的延续与拓展,指导学生观察一些种子,并猜测它们的特点与种子的传播方式有什么关系。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够提取实景和图片中的重要信息,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及其与萌发成的植株的关系。
2.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多种途径。
科学探究:
1.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发现种子内部构造的相似之处,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2.能针对问题提出假设,探究种子萌发的一些特点和条件。
3.能够根据种子的外形特点,推测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科学态度:
1.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学会探究的方法,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
2.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能接纳他人的建议、观点,完善自己的实验探究方案。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意识到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应该珍惜生命,不损伤一草一木。
【教学重点】
了解植物用种子繁殖的方式。
【教学难点】
猜测种子的特点与其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蚕豆种子、葵花籽、苍耳种子、悬铃木的果球、放大镜、镊子、玻璃瓶、纱布、水、土壤、盛土的容器、直尺、小木牌、毛皮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图片,导入课题
1.(出示图片)提问: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植物的生命从哪开始?
2.学生回答:种子。
3.提问:那种子有什么作用?
4.学生回答:繁殖
5.小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种子繁殖”。(板书课题:用种子繁殖)
【设计意图:上单元学习养昆虫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回顾旧知,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建立联系。】
二、解剖种子,观察结构
1.过渡:(出示蚕豆和玉米的图片)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它能萌发成一株新的植株,与它的结构密不可分。蚕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一样吗?
2.学生回答。
3.谈话:要想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我们需要学习一门新“技术”——解剖种子。怎样解剖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
3.学生观看解剖视频。
4.提问:同学们觉得解剖的时候要注意哪些?
5.学生回答。
7.学生活动:解剖种子,观察结构。
8.汇报交流。
9.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图片,认识胚根、胚芽、子叶以及它们的作用。
10.小结: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它包括胚芽、胚根、子叶等。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探究种子内部的兴趣。视频出示解剖方法,直接明了,学生也容易掌握。通过自主概括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讨论种子内部结构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三、探究种子的萌发情况
1.过渡:种子是有生命的。一粒种子就是一个生命,只要落在适宜的环境里,它就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
提出问题:
(1)如果把种子按不同的方向摆,根都会向下长吗?
(2)种子埋在多深的土里可以出苗呢?
2.学生猜测。
3.提问: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
4.小组讨论。
5.交流汇报实验设计方案:
方案一:①选几颗饱满蚕豆种子放在水中浸泡几小时,加快发芽速度;
②向瓶内倒水,使水位达到 1 厘米。将纱布弄湿后贴在瓶壁;
③倒放的,有横放的。把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
④几天以后,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
方案二:①选择 10 多粒差不多大小的葵花子,放在水中浸泡半天;
②每两粒葵花子为一组,尖头朝下分别插入不同深度的湿润松软的土里;  
③把坑填平,标记好深度;
④10 天后,观察哪些种子发芽了,哪些没有发芽。
6.提出活动任务:小组任选一个问题进行探究。领取实验材料,课后操作,每天观察,完成活动手册记录,下次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两个探究种子萌发实验培养学生的种植植物的能力和培养学生长期观察的良好习惯。】
四、交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1.过渡:在用种子繁殖的过程中,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决定了种子能否遇到萌发的合适条件,从而实现繁殖后代的目的。
2.(出示教材图片)提问:图上这些植物你认识吗?它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呢?
3.学生回答。
4.小结:借助果皮弹力:凤仙花
借助风:蒲公英
借助水:椰子
借助动物:野樱桃、鬼针草
5.提问:你还知道其它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吗?
6.学生举例。
五、观察种子,猜测它们的特点与种子传播方式的关系
1.(出示悬铃木种子和苍耳种子)过渡:这是悬铃木种子和苍耳种子。请大家仔细观察,猜一猜它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2.提问:种子的传播方式与种子的自身特点有什么关系吗?
3.学生回答。
4.学生观察种子外形
5.交流:悬铃木:种子外长有冠毛,容易被风吹走。
苍耳:种子外长有带钩的尖刺,容易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到达远处。
6.总结: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点,它们都利用了自身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传播自己的种子。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种子外形,了解种子外形特点与种子传播方式的关系。】
六、总结拓展
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交流。
3.拓展:课后完成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

【板书设计】

12.用种子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