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人的呼吸》教学设计
宜兴悲鸿实验小学 浦苏
一、教材分析
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以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并能尝试将学习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本课是本单元的首课,重点研究人的呼吸系统,并以此来组织相关内容,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序列。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认识我们的呼吸器官并了解它们的作用,初步建立呼吸系统的概念。第二,利用澄清石灰水,通过对比实验比较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是不同的,发现呼吸的意义。第三,知道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认识“氧循环”。
二、学情分析
学习者为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他们通过几年科学课及相关科目的学习,对周围的自然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对于自己的身体也有一些简单的了解 ,而对身体内部有些什么器官,有些什么作用,学生的认识还是零星和模糊的,不过学生对研究自己的身体是非常感兴趣的。三年级学生基本能利用现有的材料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研究方案,但在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上存在一些差距,学生的活动也不能完全自主,需要教师适当地指引,从而使其充分地感受科学探究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能通过“解暗箱”的方法了解并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各器官作用及系统的工作流程。
科学探究:
会用澄清石灰水来比较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区别。
科学态度:
能够有意识地关注人的呼吸,提高对人类生命活动的研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知道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懂得爱惜植物,保护环境。
四、教学重点
认识肺、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
五、教学难点
用澄清石灰水来比较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区别。
六、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小册子、记录单
学生材料:澄清石灰水两杯、吸管、注射器等。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生活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现在进入冬季,我们每天要长跑,请问:长跑完后,你有什么感觉?
2、同学们都提到了呼吸,呼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命活动,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人的呼吸》(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用生活场景导入新课,既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并自然地将长跑与课题呼吸联系在一起,既能让学生体会到呼吸的重要性,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之后的探究做好准备。
(二)围绕呼吸,明确目标
1、小组讨论:关于呼吸,你们想研究些什么?
(1)人是怎么样呼吸的?
(2)呼吸要用到哪些器官?
(3)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一样吗?
(4)为什么要呼吸?
2、依次明确本课学习目标,揭示4个问题。(根据问题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讨论,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思维空间,把学生祥研究的问题聚集在一起,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让科学课堂学习目标化。
(三)感受呼吸,解决问题1
1、首先,让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人是怎么样呼吸的?谁先来说说?
2、你们知道什么是吸?什么是呼吗?能否做给老师看看?
3、下面请跟着老师来做一做,把食指放在鼻子下面吸,呼,重复三次,你有什么感觉?
4、下面再请你跟着老师做另一个动作,一起把两手放胸廓上吸,呼,同样重复三次,你又有什么感觉?
5、小结:这一鼓一瘪在科学上就叫起伏。
【设计意图】 通过两个简单的动作,让学生将呼吸现象和身体变化联系起来的一个过程,聚焦思维,从现象引出探究问题,丰富对呼吸活动的感性认知,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四)认识器官,解决问题2
1、一吸一呼,我们的感觉真好,很开心,那是因为我们身体内有很多的呼吸器官在帮助我们呼吸,下面我们来研究第二个问题:呼吸要用到哪些器官呢?
2、根据自己的经验,预测一下?
3、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1)呼吸器官是不是和我们预测的一样呢?
(2)这些器官是怎么配合的呢?
4、边讨论边出示:
5、原来有那么多的呼吸器官参与了我们的呼吸,空气会先进入鼻腔,然后是咽、喉,接着是气管、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中完成气体交换。
6、说的可真好呀!其实在视频的最后还有这样一句话,不知道你们注意到了没有?当肺完成了气体交换以后,呼出的气体会按照原路返回,被排出体外。所以呼出的气体是经历怎样的顺序离开身体的呢?7、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器官配合呼吸呢?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呢?
8、下面请大家开展科学阅读。
9、讨论并板书:
鼻 腔 过滤 加温 加湿
咽
调节温湿度 清洁
喉
气 管
防御调节
支气管
肺 气体交换
10、小结:现在你们明白了各个呼吸器官的功能和作用了吧?
【设计意图】呼吸器官隐藏在人的身体内部,如何工作我们不能直接研究和观察,教学中借助图片、视频、科学资料,帮助学生解开人体的“暗箱”,对呼吸系统建立初步认识,提升获取信息的能力。
(五)探究气体,解决问题3
1、现在你们搞清楚到底什么是吸,什么是呼了吗?是的,吸、呼分别就是吸入空气进入身体,呼出气体离开身体,这样一个多器官协同作用的过程呀!下面我们来解决第三个问题: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一样吗?怎么不一样?除了这些不一样外,老师还要给你们看一张表格(出示表格),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2、原来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相比,二氧化碳的含量大大增加,那怎么样证明呼出的气体里还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呢?(课件出示澄清石灰水)
3、那现在我们只要分别把吸入和呼出气体和澄清石灰水接触,可该怎么收集这两种气体呢?(注射器打气模拟什么?吸管呼气模拟什么?)
4、前期准备完成,我们进入实验部分,为了实验的公平,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1)准备两杯一样多的澄清石灰水
(2)吹和打的气的力度大小一样
(3)吹和打的次数要一样(建议5次)
5、根据大家的意见,老师总结了一下(出示温馨提醒)
6、下面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老师进行教学实验,提醒学生注意吸管和注射器需要和澄清石灰水进行接触,另外做完一次后要及时拿出,不能一直放在澄清石灰水里)
7、现在大家明白了吗?我们开始做实验,老师再把分工明确一下(多媒体出示)
8、做完了吗?哪个杯子变浑浊了?哪个杯子没有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9、小结:我们吸入的气体是氧气比较多的空气,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比较多的气体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空气不一样。同时,在探究活动中,加深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培养。
(六)了解呼吸,解决问题4,
1、看来呼吸还很复杂呢?那我们为什么要呼吸呢?
2、呼吸能让我们维持生命,可自然界中除了人类、动物以外,还有植物,仅靠呼吸真的能维持植物的生命吗?请看一段视频。
3、提问:
(1)我们不停地在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会用完吗?
(2)如果没有阳光,它会和我们一样吸收氧气吗?
(3)所以你觉得我们的卧室里需要总是摆放绿色植物吗?
4、小结:没错,在光合作用下,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正是因为如此,地球上的生命才得以生生不息。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分析和观看视频的学习,清晰地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知道氧气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
(七)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啊?(对应一开始提出的四个问题)
2、布置课外作业:
八、 板书设计
16.人的呼吸
鼻 腔 过滤 加温 加湿 人是怎样呼吸的?
咽
调节温湿度 清洁 呼吸要用到那些器官?
喉
气 管
防御调节 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有什么不同?
支气管
肺 气体交换 为什么要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