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光源,它们自己能发光。物体在发光的过程中需要能量。科学思维:能运用探究结果,针对具体情况说明防霉方法的依据。
探究实践:通过层层递进的模拟海豚听音辨位,从单个声源到发出声音并接收回声,探索并感受回声定位原理的作用。。
态度责任:专注细节,探索思考,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中探索和完善回声定位的原理。学会分工合作,提升团队合作的意识。主动融入表演角色,认识模拟游戏的真实性。了解回声定位原理应用于现代医学和国防技术的实例。认识仿生学对科学发明的重要价值。认识仿生学对社会与环境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海豚探路和捕食的原理,建立起回声定位的原理模型。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的团队合作,顺利完成多项游戏,并切身感受听音辨位和回声定位的原理。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海豚生活视频,大山的回声介绍)。道具:木鱼1付,眼罩1个,响铃鼓1个,障碍物2个,定位卡片10张,头饰10个(1个海豚,1个小鱼,6个障碍物)。
学生:实验原理记录纸。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聚焦(预设3分钟)讨论分析海豚探路实验1和实验2。
实验1:人们在水池里插上金属棒,海豚游动时绝不会碰到。这说明了什么?
预设:海豚的视力很好,很聪明能避开障碍物。
实验2:即使蒙上眼睛,照样畅游无阻,还能准确捕捉猎物。这说明了什么?
预设:捕食和避障与眼睛(视力)无关,可能与听觉等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分析实验1和实验2,初步明白海豚探路和捕食捕食依靠眼睛,而是依靠其他感觉器官,很有可能是依靠听觉,听音辨位。由此开启海豚是否能听声音来辨位的探究活动。
二、探索
海豚回声定位原理
探究活动1:声音可以帮助海豚定位吗?我们用游戏的方式来模拟。
游戏1:蒙眼海豚听音辨位
蒙上眼睛的海豚能够依靠声音辨别方位吗?首先邀请两位主角:海豚和小鱼。扮演蒙眼海豚的同学此时只能怎么做?扮演小鱼的同学应该怎么做?其他同学应该怎么做?
预设:蒙眼海豚只能认真听周围的声音。小鱼需要时不时发出声音。其他同学保持安静,观察探究活动的结果。
是的,蒙眼海豚:侧耳倾听,小鱼游动:发出声音,其他同学:安静观察。
为了让所有同学都参与进来,老师根据大家的想法设计了游戏规则,请大家仔细阅读。
“击鼓传花”规则:
1.海豚:扮演的同学蒙上双眼,立于教室前方。
2.小鱼:音乐响:全班“击鼓传花”,音乐停:传到者化身小鱼,并迅速摇晃响铃鼓,发出声音。
3.海豚:听音辨位,说出小鱼在第几组。
规则明确,游戏开展。(可以重复一次,并请扮演者说说游戏中可以改进的地方。或者采访海豚,能否听出小鱼的游动轨迹。)
【设计意图】通过开展蒙眼海豚听音辨位的游戏,让学生体验听音辨位,充分感受通过声音辨别方位的可行性。
分析与讨论1:听觉/声音可以帮助海豚辨别物体方位吗?预设:确实可以。
现在老师扮演小鱼,你们扮演蒙眼海豚,你们能辨别老师的方位吗?
每位同学化身蒙眼海豚,闭眼转身,老师变换位置,拍手发音,同学听音辨位,用手指出发音物体。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听音辨位。
现在你能画一画听音辨位的原理示意图吗?声音是怎样传到海豚耳朵的?
海豚(耳朵) 物体
【设计意图】通过开展对听音辨位的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声音与方位之间的关联性,认识声音确实可以帮助海豚辨别物体方位。
探究活动2:如何听到到金属棒等不发声的物体的声音并辨位?
引入思考:但是金属棒不会发出声响,小鱼正常游动,也几乎不发出声音。海豚是怎么才能听到它们传来的声音呢?
预设:敲击金属棒,使金属棒发声,水流使金属棒发声。
生活中你听过不发声物体传来的声音吗?
大山会发出声音吗?
预设:不会。
请你观看以下视频中的现象,想想大山为什么也发出声音了?
预设:人发出的声音遇到大山返回了。
因此,海豚也可以怎样做,使得金属棒发出回声?
预设:海豚主动发出声音,通过金属棒的回声来辨别。
游戏2:蒙眼海豚的传声定位。
蒙眼海豚主动呼叫障碍物,障碍物要发出回声,扮演障碍物的同学应该怎么做?
预设:听到海豚的呼叫,立即发声回应海豚,模拟产生回声。
“击鼓传花”规则:
1.海豚:蒙眼,循环呼叫:在哪?
2.音乐响:全班(安静)随机传输2个球,听到海豚呼叫,拿球者立刻发声回应:在这!
3.音乐停:举球起立,听到海豚呼叫,发声回应:在这!
4.海豚:听音辨位,说出小鱼在第几组。
规则明确,游戏开展。(可以重复一次,并请扮演者说说游戏中可以改进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不发出声音的障碍物,让学生进一步陷入思考:不发声的物体如何传来声音?顺势介绍日常生活中的回声现象,让学生意识到通过主动发声,可以让障碍物传来回声,并将其应用到游戏2中,通过游戏2的模拟,进一步感受海豚通过主动发声,接收回声,再辨别方位的过程。
分析与讨论2:海豚是怎样主动出击,判断位置的?(建立模型,请学生在黑板画一画原理图)
海豚 物体
物体不发出声音,海豚能不能探测到方位?能
现在,无论是小鱼还是障碍物,无论物体有没有发出声音,海豚都能通过主动发出声音,同时接收物体的回声来判断方位了。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与分析,让学生能建立起海豚通过主动发声,接收回声来定位的原理模型,清晰的展现回声定位的原理图。
探究活动3:发出声音,接收回声能帮助海豚应对复杂的海洋环境吗?
大海中还有很多障碍和杂音干扰。海豚能依靠这个原理模型,穿越障碍,夺取响铃鱼吗?
游戏3:穿越障碍,夺取响铃!
根据之前的原理,海豚应该怎么做?障碍物怎么做?响铃鱼应该怎么做?
预设:海豚应该不断重复发出声音:在哪里?障碍物和响铃鱼都需要立即回复:在这里!
规则:
1.海豚:频繁主动发出声音:在哪里?
2.障碍物:立即回应海豚:在这里!(按老师放置在地上的定位卡片定点站立,静止不动)
3.响铃鱼:立即响铃回应海豚。(可小范围缓慢游动,但最终需要被捉到)
规则明确,游戏开展。(可以重复一次,并请扮演者说说游戏中的感受或可以改进的地方。)
分析与讨论3:海豚通过发出声音,接收回声,辨别众多的障碍物,从而能在障碍物之间自由穿梭,而不被撞到。
这告诉我们通过主动发出声音,接收回声 ,能不能帮助海豚定位?
这个原理模型就是回声定位。
【设计意图】通过开展模拟真实海洋中,既有障碍物,又有猎物的游戏,让学生充分感受和运用回声定位原理,进一步加强对建立起的回声定位模型的感受和认识。
三、原理应用及分析:回声定位原理的应用及仿生(预设10分钟)
揭示原理:详细介绍海豚探路的原理及其应用。
海豚探路的启示:
海豚在水里能够发出一种人耳听不见的声波,声波遇到物体后会反射回来,被海豚的耳朵接收,海豚就能确定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根据海豚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现在,声呐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舰艇、水下作业和渔业勘测等。
潜艇的声呐系统也应用了回声定位原理。那么你能分析潜艇是如何探测并驶出海沟的吗?
漆黑的深海,潜艇驶入了一道狭窄的海沟,两侧都是高耸的海底山脉。潜艇能依靠声呐驶出海沟吗?潜艇怎么做?海沟两侧怎么回应?
预设:潜艇不断重复发出声波,海沟两侧立即发出回声。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潜艇声呐系统的探路,感受声呐定位和海豚定位的原理是相同的,为下一步回声定位原理的应用以及仿生的内涵做铺垫。
回声定位原理的应用及仿生学:
除了声呐,科学家还发明了B超和雷达,阅读资料,你能画出声呐,B超和雷达的原理图吗?
画图并揭示都是同样的回声定位原理。
你们觉的声呐、B超和雷达等人造仪器都是仿照谁制成的?预设:海豚。
像这样通过仿照生物原理,应用于工程设计的学科就是什么?预设:仿生学。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介绍和画图,学生了解海豚与声呐、B超和雷达的原理是一样的,进一步认识到这些探测仪器都是基于对海豚的研究,仿照生物原理制成的,顺势引入仿生的概念。
四、研讨小结
回顾我们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经历了海豚探路的观察研究,经历了回声的原理探究,建立起了海豚探路回声定位的原理模型,还一起了解了回声定位原理的实践应用,而这样的四个过程,正是科学家开展仿生学研究的过程。
无数高科技产品就是通过仿生,设计发明出来的。希望同学们也能仔细观察身边的动植物,未来通过仿生制造出对人类有益的产品。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一节课的探究历程,引入仿生学研究的四个过程,给学生呈现出一个清晰的脉络,有助于学生对仿生的内涵认知,感受仿生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科技进步是巨大的,是有重大价值和意义的。
四、拓展
生活中还有哪些设备和技术是仿照自然界生物创造发明出来的?
【板书设计】
海豚和声呐
回声定位
→
海豚(声呐) ← 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