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史瑞娣探究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史瑞娣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崔雨涵

    丰义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闵朝花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可馨

    高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浦苏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亚好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庆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阅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娟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谢云

    洋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缓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颜大慧

    潘汉年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军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雷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云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钟佳敏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冷热与温度

作者:史瑞娣  日期: 2023-02-23  点击:

 

教版  四年级下册 冷和热》单元   1.冷热与温度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冷和热

课题

1.冷热与温度

课时

1

核心 概念

4.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学习内容及要求

4.1 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

3~4年级③知道物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科学思维 

设计实验探究液体、气体、固体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

探究实践

会正确使用酒精灯

态度责任

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设计实验探究液体、气体、固体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教学 准备

教师:烧杯、温度计、空心管、胶塞、圆底烧瓶、水槽、气球、铜球、铁圈、酒精灯

学生:记录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开始探究温度。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

引入

(一)用手初步体验比较不同温度的水,认识温度计的作用。

1.用手初步体验、比较不同温度的水。

出示一杯冷水、一杯温水和一杯热水,先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热水和冷水中,5秒后再同时插入温水中,比较手指的感觉。

2.认识温度计的作用。

我们用手直接感知比较不同水温,有时会存在误差,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能准确测量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通过设计情境,引导学生用手指初步感知不同的水温,发现存在误差,从而顺势引出温度计及其作用。

 

二、

探索

 

)学习并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的水温

1.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拿温度计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上端。

2)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3)要等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让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2.用温度计测量冷水、温水、热水的水温

冷水:______摄氏度    温水:_______摄氏度   热水:______摄氏度

)探究热水降温过程的变化规律

问题: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还是匀速下降,或是其他?

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法:

1. 安装好测温装置。

2. 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水温,连续记录6次。

3. 把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在方格纸上描点并连成曲线。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了解不同种类的温度计及其用途

1.出示图片:电子水温计、电子体温计、干湿温度计、红外线感应温度计

2.说说这些温度计的用途和优点。

 

通过介绍并示范使用温度计的正确方法。组织学生讨论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的注意事项。通过学生用温度计测量冷水、温水、热水的水温,切实感受到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并读数。

 

 

 

 

 

 

 

 

 

 

 

 

 

 

 

 

 

 

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探究热水降温过程中的水温变化规律。通过每隔2分钟测量并记录一次水温,将测得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并绘制成曲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记录、绘制、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经历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全面提升其科学素养。

 

 

 

 

 

三、研讨小结

热水刚到入杯中时与周围的温度相差较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拓展

如果我们继续测量下去,温度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 冰在融化时,水的温度是(  )。

A.-2℃

B. 2℃

C.0℃

D.10℃

2. 测量水温时,观测温度计的正确方法是(  

3. 为了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应该(  )。

A.一半浸在水里,一半露在空气中

B.一直浸在水中,读数后再拿出水面

C.先浸在水里,拿出水面后读数

D.碰到水杯底部

4. 测量水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B.用手拿着温度计的玻璃泡

C.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再读数

D.等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由读数

5. 当前世界疫情形势非常严峻,测量体温是控制疫情最直接有效办法,但在人员密集的车站、学校、超市等地方,你认为在这些地方使用温度计是(  ).

A.红外线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探针式电子温度计

D.温湿度计

二、判断题

1. 实验时没有温度计,可以用体温计代替温度计来测量热水的温度。(

2. 电子体温计是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3. 所有的温度计都含有液泡。(

4. 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是不准确的。(

5. 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先快后慢地下降的。

6. 把温度计放入液体中,就可以直接读数。

 

答案

1. C  2.A  3.B  4.D  5.A

1. × 2.× 3.× 4.√ 5.√ 6.×

在线练习:http://edu.ainiu360.com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1.冷热与温度

问题:热水变凉过程中,水温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假设:热水变凉过程中,水温变化先快后慢。

实验步骤: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依据科学教学的新理念,遵循以学生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主旨,采取创设探究性学习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学本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这样几点:

1、让探究的生活性更明显。

教师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使探究活动更有效。我从生活中常见的一个现象一-一杯热水太烫了不能喝,来引入课题,然后揭示出一个很常见的问题:热水降温的规律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行探究实验。学生对于他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往往更加感兴趣,更有探究的欲望,选择这样的内容进行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更加有好处。

2、让探究的实效性更深入。

科学素养的形成、发展、提高,既要重视学生动手,更要重视学生动脑。在揭示课题之后,先让学生进行预测;在做实验之前,先让。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做试验,需要哪些材料,要注意那些细节等等,这些环节的设计都是让学生的探究在先动脑的条件下使探究的实效性更深入。

3、让探究的成就感更充盈。

新课程非常重视教学评价的作用,通过评价来激励学生的科学学习,实现教学过程得最优化。本课教学中在学生的每个活动中或后教师的适时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的互相评价成为评价的主体。这样,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让学生体验了探究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本教学设计力求将科学的触角伸向生活实际,让科学探究更贴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