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5.磁铁的两极
【教学目标】
1.知道磁铁的磁极吸力最大、磁极能指示南北、同极相斥和异极相吸。
2.根据磁铁指南北的现象,能标示出磁铁上的S极、N极。
3.利用所学进行分析,知道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原理。
4.了解利用科学技术能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教学重点】
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
让悬吊的条形磁铁自由旋转并逐渐静止。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各类磁铁1套、铁钉、纸盒、木支架、棉线、磁铁小车2个
学生材料:条形、蹄形磁铁各1个、铁钉、纸盒、磁力小车2个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活动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探究意图 |
课前活动 |
互动交流 |
互相介绍 |
调动氛围 |
一、导入新课 |
1.谈话:同学们,今天的科学课请来了一个特殊的朋友,它叫什么? (磁铁) 2.磁铁的种类很多,为了方便区分,科学家根据它们的形状起名字,它是什么形状的?可以给它们起个什么名字? 3.(教师出示常见磁铁的图片,指导学生根据磁铁的形状命名。) 总结:按照形状不同可分为: 条形磁铁 圆形磁铁 环形磁铁 球形磁铁 蹄形磁铁 (出示马蹄图片) 4.导课:磁铁形状各异,都在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磁铁。(板书:磁铁) |
1.学生观察磁铁,并按照形状给磁铁起名字。
|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动机,并为接下来的研究做铺垫。
该环节让学生认识不同形状的磁铁,体会到磁铁的种类多样化,方便后面的教学。 通过让学生自己命名磁铁,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
二、认识磁铁的磁极 |
1.提问:关于磁铁,你知道些什么? 2.总结:磁铁能吸铁、镍等金属。 3.追问:磁铁能吸铁钉吗? 4.用磁铁吸铁钉时,哪一部分吸的多?中间还是两端? 5.教师指导学生猜测,接下来做实验验证。 实验器材:磁铁、铁钉、纸盒 实验过程: (1)整个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水平放在均匀铺排的铁钉中,轻轻拿起来观察哪个位置吸得多。 (2)指导学生齐读实验过程,并提出疑问: ①怎样铺铁钉才叫“均匀”? ②“整个磁铁放在铁钉中”怎样放? (3)指导学生演示以上两个问题,教师评价并强调,指导学生分组做以上三个实验。 6.教师听学生的汇报并总结:磁铁上有的地方磁力大,有的地方磁力小。磁铁上磁力最大的部分叫磁极。 7.提问: 条形磁铁的磁极在哪里?有几个磁极? 蹄形磁铁的磁极在哪里?有几个磁极? 环形磁铁的磁极在哪里?有几个磁极? (让学生指一指,教师结合实物讲解) 8.总结:磁铁有两个磁极,磁极的磁力最大。 |
1.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活积累。 2.学生回忆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的猜测。
3.学生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汇报。
4.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指出磁铁的两个磁极。
|
实验前让学生自己解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操作错误,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避免错误结果对学生的误导。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对现象的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
|
三、探究磁极的指示方向 |
磁铁的两极---小秘密1 1.谈话:磁铁的两极有两个小秘密藏在神秘山洞中,只有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的小侦探才能发现,你有信心能找到吗? (营造神秘的气氛并播放一段有神秘感的音乐) 2.指导学生齐读神秘山洞的提示,教师演示实验,并讲解实验过程。 ①把条形磁铁水平悬挂在支架上,让它能自由转动,静止后,仔细观察条形磁铁的两极,指向哪里? ②随便转动一下磁铁,再等它静止后,观察磁铁的两极,指向哪里? 3.教师指导学生完整、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提示教室里的东南西北方向。 4.总结:不管如何放置,磁铁静止时,条形磁铁的一端总是指向南方,另一端总是指向北方。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 5.提问:为什么用N S表示?用别的字母表示可以吗? 6.讲解:“北方”的英文是"North",“南方”的英文是"South",所以磁铁指北的一极叫N极,指南的一极叫S极。(板书) |
1.学生观察实验
2.学生观察条形磁铁的指向,并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3.学生思考、回答 |
用小秘密营造情景,激发探究的欲望。
培养学生用科学的语言完整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学科融合,便于学生理解 |
四、磁极的互相作用 |
磁铁的两极---小秘密2 1.谈话:神秘山洞中寻找第二个磁极的秘密,第二个秘密藏在磁铁小车中。 2.神秘山洞提示: 水平桌面上的磁铁小车可以自己移动吗? 不用手接触小车怎样让它移动? 教师演示: ①两个磁铁小车的N极相靠近。 ②两个磁铁小车的N极和S极相靠近。 3.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4.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纠正,并引入“吸引”、“排斥”两个词。 提问:刚才的实验中用了什么极靠近什么极? 5.还能将什么极靠近什么极? 6.引导学生将四种情况回答全面,并板书。
S--S N--S S--N 7.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8.按照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板书如下:
S--S
9.提问:小侦探们,你发现了磁极的第二个秘密了吗?是什么? 10.总结:磁铁同极互相排斥,异极互相吸引。(板书) 11.追问:其他的磁铁有没有这样的性质?比如环形磁铁? 12.教师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说出看到的现象。 13.总结:环形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拓展应用 1.讲述:科学家们利用磁铁的这个特性,制造出了一种高科技的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它就是利用了同极相斥的原理。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2.播放磁悬浮列车运行的原理。 |
1.部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将两个磁力小车的磁极靠近会移动。
2.学生观察实验,说出自己的发现。(吸住、跑向另一边.....)
3.学生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4.学生观察黑板,总结出磁极的秘密。
5.学生说出自己发现的现象。
6.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磁悬浮列车的原理。
|
培养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验的严谨态度。
板书清楚明朗,学生能通过观察黑板,找到规律,进而自己总结出磁极的第二个秘密。
环形磁铁的实验现象明显,演示该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为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做理论铺垫。 让学生体会科学应用于生产生活,能造福人类。 |
五、全课小结 |
1.谈话:同学们,这节课快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适当纠正补充) |
1.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 |
通过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小主人。 |
六、布置作业 |
1.了解更多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
1.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利用磁铁的例子 |
使学生认识到理论和生活的联系。 |
【板书设计】
5.磁铁的两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