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史瑞娣探究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史瑞娣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崔雨涵

    丰义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闵朝花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可馨

    高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浦苏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亚好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庆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阅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娟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谢云

    洋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缓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颜大慧

    潘汉年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军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雷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云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钟佳敏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基本功大赛试题

作者:潘可馨  日期: 2024-04-09  点击:

宜兴市科学青年教师基本功理论测试202204)

 

一、单项选择题: 40分)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中考期间,学校附近通行的车辆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因为超声波传播速度比次声波大,所以医学上用超声波检查身体

C.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340m/s

D.“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

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 )

 

 

 

 

 

A.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B.放大镜把字“放大”

C.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                          D.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3.我们在课堂上学会了许多物理研究方法。下列四个探究实验中,运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 )

①研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②研究真空不能传声

③用水波来理解声波                ④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 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提高液体的凝固点

B. 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C. 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

D. 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5.如图所示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由罩体、松紧和铝条组成。佩戴时,罩体紧贴着面部,松紧跨在两耳耳根后,用手指紧压铝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覆盖鼻子、嘴巴,关于该口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任何物质的分子都不能通过罩体        B. 压弯的铝条发生的是弹性形变

C. 松紧形变后会对耳根处产生弹力的作用 D. 松紧拉得越长,对耳根处的压强越小

 

 

 

 

 

 

 

6.德州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航模竞赛成功举办。如图是参赛选手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加速上升的飞机模型,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飞机模型在空中飞行时,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以加速上升的飞机模型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D.当飞机模型在地面上静止时,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飞机模型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7.取一个橙子,把铜片、铁片插入其中,就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铁片是水果电池的正极           B.两个相同水果电池串联后可提供更高电压

C.该水果电池的电压是 3V          D.水果电池供电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8.为了比较两种燃料的热值,小明采用如图所示两套完全相同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需要保证两种燃料燃烧时间相同

B.通过调节铁圈A的位置,使温度计处于适当的高度

C.将两烧杯中的水换成比热容小的液体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如要进一步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只需将其中一个烧杯中的水换成等质量煤油 

9.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以及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 )

A.湖水的温度只要达到0℃,就会凝固成冰

B.温度等于4℃时,同体积水的质量最大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E处最高

D.在0~4℃范围内,水具有温度升高收缩温度降低膨胀的性质

 

 

 

 

 

 

 

10.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      B.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得快

C.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相同的  D.热水的质量可能小于冷水的质量

11.无线充电原理是电流流过送电线圈产生磁场,受电线圈靠近该磁场时就会产生电流,给智能手机充电,如图所示。受电线圈处用到了下面的哪个实验的原理                                 ( ▲▲ )

 

 

 

 

12. 如图所示是小明利用光敏电阻为居民楼门口设计的一种智能照明电路,L为“220V 22W”的照明灯,天暗时自动发光,天亮时自动熄灭。控制电路中,电源由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

R1为定值电阻。R2为光敏电阻,其阻值会随着光强的变化而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受控电路中,导线a端应连接照明电路的火线  

B.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C.如果提高控制电路电源电压,照明灯白天也可能发光

D.控制电路长时间使用后电压下降,天亮时灯自动熄灭时间变晚

13.下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做法是   ▲▲ )    

A.植树种草           B.布袋购物       C.焚烧落叶        D.公交出行

14.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发明了将制碱和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纯碱指的是      ▲▲ )

A氧化钙           B碳酸钠           C氢氧化钠       D氢氧化钙

15. 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

A花香四溢           B粮食酿酒       C积雪融化       D海水晒盐

16.下列说法体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                                 

A浓硫酸作气体干燥剂                     B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C稀盐酸除铁锈                           D镁粉用作照明弹

1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看到瓶口有白雾冒出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将硫酸铜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能得到蓝色沉淀

D.电解水,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1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19.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

ANaCl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 Na+Cl-
B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
C稀有气体能做保护气,是因为构成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是因为搅拌使蔗糖分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得更多

20.灵灵被蚊虫叮咬了,又痛又痒。蚊虫分泌的乙酸呈酸性,她应该涂抹的是 ▲▲ )

A食醋        B牙膏      C.食盐水     D.糖水

21. 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遗传多样性 B.环境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22. 在下列分类的等级中,什么等级的植物所具有的相同特征更多  (▲▲ )

A.属 B.科 C.纲 D.目

23.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在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 B4 C16 D32

24.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若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则正确的说法是  (▲▲)

A.该眼是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B.该眼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C.该眼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D. 该眼是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25. 2mL氨水中滴加56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颜色将变成▲▲

A. 红色 B. 紫色 C. 无色            D. 蓝色

26. 在构成人体心脏的四个部分中,将血液送入主动脉的是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27. 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卵细胞中,结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出生的小羊长得 (▲▲)

A.难以预测 B.像甲 C.像乙 D.像丙

28. 伸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运动状况是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C.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29. 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由此,他(▲▲

A.只能验证猜想1                    B.只能验证猜想2

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D. 既不能验证猜1,也不能验证猜想2

30. 厄尔尼诺属于什么现象    (▲▲)

    A.物理现象  B.社会现象    C.天文现象  D.天气现象

31.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

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上海世博会中国地区馆的外墙采用篆书来装饰,也

传递着二十四节气的人文地理信息。距今天(5月3日)最近的一个节气是(▲▲)

    A.夏至  B.谷雨  C.立夏  D.雨水

32. 生锈、削尖铅笔、糖溶于水、电线导电、火药爆炸、光合作用。以上属于化学反应

的共有几项  (▲▲)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33. 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

34.仔细判读经纬网图,图中四个小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B.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C.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

D.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

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表形态的变化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不可能短时间内改变

B.喜马拉雅山地岩层中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

C.沧海桑田的变化主要是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造成的结果

D.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可能触发地震

36. 下列观点不符合板块学说的是(▲▲

A、地球表层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B、六大板块在不断运动着

C、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稳定

D、火山、地震多集中在板块交界地带

37. 下列关于“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
B.淀粉液与清水或唾液应充分混合
C.两试管置于37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
D.充分反应后滴加碘液,乙试管中液体变蓝

 

38. 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     ▲▲)

A40°N、20°E             B40°S、20°E   

C40°S、20°W             D40°N、20°W

 

观察实验: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将地球仪放置

在手电筒前方,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据此完成3940题。

39.关于实验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     

  B.摆放地球仪时,北极指向北方

C.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小部分  

D.此时,光线直射北回归线

40.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

A.四季变化       B.五带的形成        C.昼夜交替            D.影子长短的变化

 

二、填空题:(38分)

1.读图回答。

①写出右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             B、             

C、             D、             

E、            

②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           

③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实地距离是 (   略    )。

④山顶甲在山顶乙的            方向。

⑤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         米。

2.月球在绕地球旋转的时候,它和日、地的相对位置时刻在变化。当月球转到

                   之间时,从地球上看去,日、月在同一方向,称为     。这时,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照不到太阳,人们整夜也看不到它,称为     。在阴历十五、十六,月球转到太阳相反的位置,月球亮面整个朝向地球,叫做

       。这时,整晚都有一个圆月陪伴,这就是      月。

3.自197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中国的探月工程称为          ;中国的空间站称为         ;中国的火星探测工程称为         ;中国的地球导航系统称为             

4.生活中是利用     ▲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对家中的电视机、空调等用电器进行遥控的;劣质装饰板材中含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化学物质,进入这种房间就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这说明分子在            ▲              ,所以人们要选用环保材料装饰房间.

5.生活中,关于“吸”字表述的现象,其原因各不相同。例如,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是在 ▲  

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在干燥的天气里,用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带 ▲ (选填“同”或“异”)种电荷的缘故。

6.2020年6月23日上午,长征三号火箭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火箭在大气层中高速飞行时,外壳与空气剧烈摩擦,通过     ▲       的方式使内能增大,外壳温度升高,为防止内部温度过高,火箭采用       ▲       (选填“导热性”或“隔热性”)好的新型陶瓷作为防护层。

7.2008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号飞船,并且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员太空行走的愿望。

如图所示,是我国航天员翟志刚出舱时的英姿,请问:

(1)出舱的航天员与轨道舱之间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绳,当航天员意外漂离轨

道舱时,可拉着绳子返回轨道舱。这是利用物体间         ▲          的原理.

2)航天服的手掌部分有灰色的橡胶颗粒,是为了   ▲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8.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类型,如果按实验性质可分为:         ▲         ;如果按照实验中的主体地位不同,实验教学又可分为:         ▲         ;如果按实验研究的质和量又可分为:         ▲         ;按实验的作用可分为:                ▲                 。

9.下面几个实验装置。

 

1)装置中仪器的名称为         

2)现有过氧化氢溶液  高锰酸钾  二氧化锰  3种药品,小明选择装置BD来制取和收集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        (填序号),若将B装置中分液漏斗换成长颈漏斗,不足是                        ,若选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制取并收集CO2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

若用E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        (填字母)

A. NH3           B. CO2            C. O2            D. H2

 

三、判断题:(10分)

1.2022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有助于学生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

2.科学思维是从科学的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主要包括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等。…………………………………… (        )

3.科学思维中的模型建构体现在:以经验事实为基础,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和概括,进而建构模型;运用模型分析、解释现象和数据,描述系统的结构、关系及变化过程。……(   )

4.态度责任是在认识科学本质及规律,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科学态度不包括保护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

5.神舟十三号胜利返航,航天员刘亚平成为我国第一位两次登录太空并进行天宫授课的女航天员。……………………………………………………………………………………(      )

6.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等。蘑菇、灵芝、香菇等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微生物。……………………………………………………………………(       )

7. 圭表一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天文仪器之一,由垂直竖立的“表”和水平的“圭”组成,通过正午太阳在圭面投影的长短来确定节气。………………………………(       )

8.地震发生时,横波首先到达地面,使地面左右摇晃,破坏性弱;然后到达地面的是纵波,使地面发生上下震动,破坏性较强。…………………………………………(       )

9.项目化学习(PBL)为学生提供了运用所学解决真实情境复杂问题的机会。可以帮助学生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各领域里的概念形成有力而逼真的理解。……  (       )

10.父母的血型都是A型,他们的子女的血型不可能出现O型血液。………(       )

 

四、简答题:(12分)

1.简述义务教育科学课程的课程理念。

 

 

 

2.简述科学课程的总目标。

 

 

 

3.莫氏硬度

 

 

 

4.观察曲线图表,写出你了解到的信息。

 

 

 

 

 

 

 

 

 

五、综合题(共20分)

1.请根据月亮在天空中的运行规律,为四年级的孩子制定一份月相观察计划。

 

 

 

 

 

 

 

 

 

 

 

 

 

 

2.科学课程设置13个学科核心概念,其中核心概念“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分为七个学习内容进行教学,小学阶段主要涉及:“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2.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3.金属及合金是重要的材料;”等三个学习内容,这些学习内容又分布于低、中、高三个学段(《课标》内容要求见下表)。请从教学策略的维度来阐述如何在三个年级段进行本概念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