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双减不减味,双减不减质
宜兴市新庄小学 史瑞娣
【摘要】在双减、规范的旗帜下,小学科学教师怎样高质量(学生完成科学活动手册的正确率)、高效益(学生尽量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地完成新教材配套的《科学学生活动手册》,成了全体科学教师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执教新教材四年后,本文就如何在“双减”中不减科学作业味儿,不减作业质量,提出了六个新做法。
【关键词】设计 简化 利用 增删
【正文】2021年9月,我们走进里新的学期,这个学期有许多新的变化。因为这不仅是我们迎来了中小学全面落实中央“双减”的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而且还要把落实中央“双减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聚焦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积极推进基础感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第一年。它要求我们积极地创造地,在深、细、严、实上下功夫,下大力气做强做优校内教育,健全学校教育质量服务体系,切实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工作的第一步。
教育部根据中央部署,已就加强作业管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各学校、各学科从把握功能、严控总量、提高质量、坚决把过重的作业负担压减下来。我们科学学科从现有科学作业的总量调控,作业质量定期评价制度出发。要求绝大部分学生能在规定课堂时间内完成作业,对科学作业课堂完成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帮扶等几个方面落实双减政策。这就要求每一位科学教师平时要在“优化教学常规管理,科学合理设置安排科学作业”上下工夫。要做到专课专用、课课扎实。今年是新教材全面展开的第一年,即小学六个年级全面推进新教材,在双减、规范的旗帜下,怎样高质量(学生完成科学活动手册的正确率)、高效益(学生尽量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地完成新教材配套的《活动手册》,新学期里就成了全体科学教师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怎样在“双减”旗帜下不减科学作业的味儿,不减作业质量,我反复推敲的《科学学生活动手册》觉得可以在下面这几个地方下功夫:
一、 即时下发,养成自觉边听边记课堂笔记的习惯。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每一册都配有《科学学生活动手册》,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就完成活动手册的记载,完成科学作业。我觉得,上课前最好要把《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及时发给每一个学生,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预习今天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把《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当作课堂笔记来完成。有些教师上课前匆匆忙忙,就像语文、数学课一样,以为总要上了新课,才能完成作业的,所以不急不急,一直到上完新课,才下发《科学学生活动手册》这时恐怕就已经为时已晚了。因为活动手册中有些实验过程记载的内容很详细,学生根本无法完成。
如:四下第一单元《冷和热》第三课《水受热以后》,活动手册中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画出冰融化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分析并回答问题:1.冰融化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2.冰融化时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3.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试问,如果教师不早点下发作业本,等实验做完了,再来发作业本,学生还能记得起来吗?这样的科学作业不仅需要教师花课后的时间继续讲解,学生还难以理解,生搬硬套!
二、 有效设计,把活动手册中的作业穿插在课堂PPT中。
苏教版科学新教材中配套了许多课堂PPT,这些PPT减轻了一线教师的工作压力,使一线科学教师从繁琐的课件制作中解放出来,可以用更多的精力来设计实验,寻找实验合适的材料。如果我们把这些PPT根据各课的作业要求改动一下,把《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一些复杂的内容穿插在PPT中,这样不仅降低了作业的难度,而且保证了每一位学生作业的质量,减少不必要的科学作业订正的时间。如四下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中5.《地球》一课中,课前,我看到作业中有这样一题:“阅读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在下图标出麦哲伦环球航行的主要停靠点。”于是,我在这一课的PPT中加入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的路线图,聪明的学生一看到这样一幅图,马上联想到《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有这样一题,怎么标注?怎样标注?学生一目了然,很快就完成了,科学作业完成率100%,科学作业正确率100%。
三、
简化文字,用简单易懂的符号、图画代替繁琐的文字记载。
三四年级《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增加了许多描述性的作业题,对于刚涉及作文的中年级学生来说,这样的科学作业就像是写小作文一样头疼。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简化实验记载中文字描述的要求,改用通俗易懂的符号、图画来代替文字记载。如四下第三单元《昆虫》中10.《养昆虫》一课,要求学生给蚕宝宝记观察日记,学生普遍反映不会记,于是,我就把复杂的文字记载简化成了图画日记,学生记得得心应手,创造力大增,居然记成了文字与图画的童话。
四、 分工合作,把复杂的创作任务分解到每一位成员手中。
新科学教材中增加了许多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的知识,所以对于每一位科学教师来说,要在一节科学课上完成教学任务,任务确实比以前重了,往往一节科学课又是讲,又要安排学生实验,检查反馈实验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实验的质量,实验数据的记载等,真的很辛苦。不少科学教师一节科学课上完,马上要整理好器材,赶着下一节科学课实验器材的摆放等等,所以,科学教师对于复杂的创作任务,想要“减又不想减”作业,学生又很难用图画、符号的方式记录完成的情况下,我建议小组分工合作,分解难度,一组只记载一份就行了。如:五上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16.《水滴的“旅行”》,要求学生在认识了云、雾、露、雨等天气现象的基础上,形成对自然界水的变化与循环的系统认知,用“水滴的‘旅行’”这个形象的话题做标题,紧紧围绕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这个核心写一首科学小诗或者一篇童话,如果教师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写小诗或者童话上,恐怕就变成了一节作文课了,科学课的味道就变味了,所以,我想把这样的作业设计成每组每生一句话或者一段话,由组长合成一篇精美的小诗或者童话就行了。
五、利用板书,巧妙化解手册中的每一个重难点。
科学课上教师的板书一般都能体现一节课的中重难点,教师充分利用这个工具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作精心设计,这样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效果明显。
如四上第一单元《冷和热》4.执教《水遇冷以后》,如果你能将这一课的板书设计成这样的一个三角形,相信学生对于水的三态变化就一目了然,清清楚楚了,就不需要再去讲解了。
五、 增删补选,根据学生实际合理使用好《活动手册》。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也不是灵丹妙药,平时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也不能生搬硬套,还要合理增删补选,不断地更新。尤其对于学生记载的一些数据,表格,曲线图等都与本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有冲突,这时,作为科学教师,也不能千篇一律,要求学生全部完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出发,有机选择,合理使用好《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冷与热》第四课《水遇冷以后》要求学生绘制曲线图,我第一个班级教学时以为学生数学课上已经学习过了,科学课上只要稍微复习一下就会画曲线图了。谁知,这个曲线图我讲了十多分钟,从学生的表情上看,还是云里雾里。由于课堂时间十分宝贵,如果一直纠结在这上面,这节课的任务就不会完成了。等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一看,还是漏洞百出,正确率不及50%。于是我就与四年级的数学老师联系,想让他们帮我先教这部分内容,然后,我们再来上这节课。谁知一问数学老师,我也懵了,因为数学曲线图的教学要在五年级才教的。所以,我果断地在另外3个班级的科学作业完成时,要求这节课活动手册上的第一题不强调完成,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去尝试完成。
又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第4课《七色光》,
活动手册里只设计了一个作业“写出彩虹的颜色和出现的方向”。学生对怎么制造彩虹?怎样观察彩虹?等一系列问题都没有了解的情况下,也没有通过实验逐步探究的情况下,无法完成这个作业。于是我就增设一步这样的科学作业:1.想不想自己来制造一条彩虹,把你的想法写下来?2.自己选择需要的实验材料,自己制作并仔细观察彩虹,你有什么发现?这样来增加学生对彩虹形成的实验趣味性和观赏性的教育。
总之,关于科学作业双减问题,在当前新教材全部更新后,随着作业数量和质量双提高的情况下,怎么样来做到“双减”的双落实。还有待于每一位科学教师多设计,多思考,让科学作业落到实处,让科学作业做到“双减不减味,双减不减质”。
【参考文献】
[1]郝京华 路培琦.义务教育教科书配套用书《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五年级上册[C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0.7(1):3.14.
[2]郝京华 路培琦.义务教育教科书配套用书《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四年级上册[C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0.7(1):3.4.5.9
[3]郝京华 路培琦.义务教育教科书配套用书《科学》四年级上册[C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9.7(1):2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