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勇 辉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勇辉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曹戈瑶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丁永祥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贺云苏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红燕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君丽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谈金花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谈梅芬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珂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小洁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推和拉》教学设计

作者:谈金花  日期: 2025-02-26  点击: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用力以后》

 

7.推和拉

宜兴市湖滨实验学校 谈金花

教材解读

本课选自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第3单元《用力以后》的第1 课《推和拉》。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低年段要求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从动物、人、机器三个方面识别图中推或拉的动作。第二个活动:是在认识什么是推力、什么是拉力的基础上,通过拉力比赛和单手推掌游戏,意识到拉力、推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第三个活动:是在图片呈现的推箱子和拔河情境中判断箱子和红绸带往哪边移动,初步感知拉力的大小与方向之间的关系。三个活动围绕推力和拉力,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学情分析

本课是小学阶段关于“力”的内容的第一课。推和拉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要做的两个动作,二年级的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能够参与一些推或拉的动作,但其中隐含的科学道理他们却很少去思考,对于推或拉的用力大小与用力方向也缺乏生活经验和深刻认识。经过一年级的科学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简单的科学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对于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并且喜欢玩游戏,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游戏中、实验活动中运用全感官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表达体验、分享体验。有了兴趣的促进,学生学习“力”会更加主动积极与感兴趣。基于以上学情,本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围绕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推和拉的动作,区分什么是推、什么是拉,从而认识常见的推力和拉力,知道力有大小。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并感受推力和拉力,在游戏中增强体验感和探究欲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会辨别推和拉;知道推力和拉力是有方向和大小的。

科学思维:基于生活经验观察与比较辨别推和拉,辨识推力和拉力大小与方向。

探究实践:结合生活事例、游戏及比赛等,探究拉力和推力是有大小和方向

态度责任:基于事实表达观点,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推和拉的活动中,感受推力和拉力,认识这两种常见的力。

难点: 知道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

材料准备

教师材料:PPT、抽屉、雨伞、长绳

学生材料:拉力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辨认推和拉

1.课前挪桌子,观察比较,引出课题《推和拉》:

2.出示场景,观察比较:

1)观察图片交流:谁在推什么,谁在拉什么?在推和拉的作用下这些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推和拉,追问:大家举出的例子大都是人在推和拉,当人推不动、拉不动的时候怎么办呢?

3)小结:生活中普遍存在着推和拉,除了人类,动物、机械也会推和拉。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学生最常见的活动移桌子引出本课主题——推和拉紧接着通过观察片,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的经验,用完整的“谁在推什么”或“谁在拉什么”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推和拉的动作,意识到不仅是人会做出推或拉的动作,动物和机器也可以。

二、进阶探究:认识拉力和推力

观察交流什么是推,什么是拉

1.活动:我做你猜

1)教师做/拉门、移动物体的动作,提问:我在做什么动作?一起做做看?

2同一个手势,不同的位置向同一方向移动盒子,辨认推、拉;提问什么是推,什么是拉?

2.小结:一般情况下,向外使物体移动是推,向内使物体移动是拉。

(二)开/关抽屉,感知推和拉都要用力

1.出示抽屉盒,提问:怎样打开抽屉?怎样关闭抽屉?

2.观察并分析在推和拉的时候都要与物体接触,并都要用到力;推的时候用到的是推力,拉的时候用到的力是拉力。

3.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用到的推力和拉力。

拉力/推力大比拼感受推力/拉力的大小

1.活动:拉力比拼

1小组活动,玩拉力器,组内比较谁的拉力大。

2学生代表上台比较拉力大小,说明判断依据:拉力器拉伸长度越长,用的拉力越大。

3小结:拉力有大小。

2.交流推力的大小

1提问:推力有大小吗?举例说明推力也有大小

2)出示表格,比较数据,给运载火箭起飞推力排序

3)小结:推力也有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我做你猜的活动,学生分析推、和拉的动作,对什么是推、什么是拉的概念由模糊到清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推和拉科学观念。在“抽屉的开和关”“玩拉力器”活动中认识并体验看不见摸不着的力,即推力和拉力且通过亲身体验、数据对比等得出拉力和推力都有大小。

三、发散认知:探究用力大小与用力方向之间的关系

1.观察分析:推箱子

1)出示图片,提问:箱子会向哪边移动呢?说说依据。

2)引导分析:推力有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力的大小和方向判断物体往哪儿动。

3)以桌子代替箱子,师生演示推桌子的几种情况。

2.游戏活动1:推手掌

1布置游戏任务,讨论游戏规则。

2)学生活动,讨论交流:谁的推力大?说明判断理由。

3)活动小结:我们可以通过物体往哪儿动判断判断力的大小。

3.游戏活动2:拔河

1)讨论拔河的规则;提问:需要8人参赛,如何选人?

2)请学生代表选人,并说明理由,两组人比是否公平。

情况①:不公平,提问:猜猜红丝带可能朝哪里动,为什么?提醒学生立即调整到公平。

情况②:公平。拔河后提问:哪组获胜?说明判断获胜的理由。

3)小结:拉力有大小、方向;我们也可以根据物体的运动来判断力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推箱子,学生很容易就得出推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根据力的大小和方向推理出箱子往哪里动,并现场演示,学生能够再次确定自己的猜想,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形成科学思维。通过“推手掌”、“拔河”游戏,学生亲身感受到推力和拉力的大小和方向,且力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四、总结延伸:推和拉的应用

1.交流: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提问:什么情况下用拉,什么时候用推?

3.出示图片交流:小可可的一天,找一找这一天中她经历了哪些推、拉的动作。请同学们化身小可可,找一找放学后推、拉的动作,和身边的朋友或爸爸妈妈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场景的回顾,再次了解推和拉的动作场景,学生会发现不经意的动作间都有推、拉的生活场景,有的时候用推,有的时候用拉,有的时候需要反复推拉,有时需要推和拉组合,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再次加深推和拉的动作运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