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与反应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中的第一课《刺激与反应》。本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围绕区分刺激与反应为主题,以分析、比较、概括为核心依次展开三个部分的教学内容:首先,以几个常见的生活场景作为导入,通过让学生描述场景中的行为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其次,开展与刺激和反应相关的小游戏,利用实验数据,让学生意识到人的反应速度存在差异,明白即使时再微小的差异,也可能产生显著的影响;最后,利用游戏体验人的本能反应,通过对比发现本能往往不受自己的意志控制,能对普通的反应与本能有一定的区分。
经本课的学习,落实课程标准中人体能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能正确区分出各种场景下的刺激与反应分别是什么。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低段是已经识别了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对生活中的场景也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但是由于没有系统了解隐藏在人类内的神经系统,也没有对人体面对刺激时产生的反应有过多的留意,因此对刺激和反应只停留于感知阶段,对于如何正确区分并不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活动,知道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应,以及反应是由刺激引起的。
2.知道人体在刺激的作用下,可以做出快速的反应,并发现人的反应速度存在差异。
3.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不同游戏体验,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知道刺激与反应的联系。
4.乐于与他人共同合作,一起完成实验操作,并结合数据,交流讨论出实验结论。
【教学重点】
懂得刺激与反应的联系。
【教学难点】
在感受和体验活动中,区分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应。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实验记录单、尺子、泡沫球、护目镜、秒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导入
1. 游戏:三位学生品尝柠檬。
2. 提问:台上的三位同学有什么变化?
3. 追问:台上品尝柠檬的同学,有什么感受?
4. 小结:人的身体觉察到环境的变化或接收到某些信号,这些环境的改变或信号就是刺激。由刺激引起的相应活动或变化就是反应。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进《刺激与反应》这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蒙眼品尝柠檬的游戏,激起学生的兴趣,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帮助学生分析、认识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应,继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继续学习,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铺垫。
二、了解刺激与反应
1.出示:小科的一天。
2.观察:依次交流,图片中什么是刺激,和刺激相对应的反应是什么?
3.讨论:知道环境的改变和接收到的信号都是刺激,由刺激引起的相应活动或者变化就是反应。
4.小结:环境的改变、自身发出的信号、感官接收到的信号都是刺激,根据不同的刺激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小科的一天,运用学生熟悉的人物将学生本人代入情境,能够更加真切的思考和体会,通过第一幅图认识到环境的改变属于刺激,第二幅图感受人体自身也会发出信号,第三幅图是感官接收外界的信号,最后一幅的他人给出的信号。通过不断的叠加让学生感受刺激来源的不同,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初步建立科学概念。
三、 认识个体反应差异
1.提问:人体受到刺激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每个人的反应速度是否一样呢?
2.游戏“翻转打手”
(1)介绍游戏规则。
(2)注意事项:每个人各玩5次;手靠拢且合在一起。
(3)小组活动,并记录结果。
(4) 交流:采访被打次数最少的学生,判断缩手依据是什么?
(5) 小结:不同的人,反应快慢是不同的。
3.游戏“快速抓尺子”
(1) 提问:人的反应速度是否可以测量呢?
(2) 播放视频。
(3) 出示反应尺。
(4) 注意事项:每人抓5次。
尺子竖直向下,注意手的姿势。
(5) 小组活动,并记录结果。
4.提问:有没有多次测量过程中,得分越来越高的同学?你有什么发现?
5.小结:每个人反应会有差异,通过训练,反应会越来越快。
6.了解人的反应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多个游戏,在实践过程中亲身体会不同个体反应存在差异,了解不同刺激下会做出不同反应,知道有些反应是可以通过训练提升的,在同类游戏的多次尝试中体会反应速度的提升,对刺激与反应有更深切的体会,深化认知。
四、认识人的本能
1. 游戏:“朝面部丢绒球”,感受人的本能。
2. 提问:如果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有什么反应?。
3. 思考:讨论并交流。
4. 讲授:人体会在不受大脑控制的情况下做出非常迅速的反应。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
5.小结:在活动中,眨眼睛是正常的,因为这是一种人的本能反应。一般情况下,我们是无法抗拒人的本能反应的,因为人的本能反应是不受大脑控制的。
6.思考:从刺激到反应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探究。
7.作业:当遇到这些刺激的时候,你会出现什么反应?课后完成活动手册15页上的相关练习。
【设计意图】知道在有些时候,人体在不受大脑控制的情况下做出非常迅速的反应,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了解本能的存在,体验本能反应,从实际加深学生的感受,完成科学概念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