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概念】
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涉及课标】
14.5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 描述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 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 说出地壳主要有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地壳的表面和内部》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以寻找地表雕刻师为核心,采用主从式的结构,展开两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个部分为“主”,即认识改变地表的力量。首先通过视频展示地球表面的美丽形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地表形态在亿万年的历史中一成不变吗?继而汇总各种改变地表的力量,并通过这些力量的来源进行分类,。
第二个部分为“从”,即模拟这些力量对地表的作用。它由三个活动构成,第一个活动,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分析并交流水对地表的影响;第二个活动,利用石块、玉米粒等模拟风对地表的作用,第三个活动,用酒精灯灼烧页岩片,模拟温度的改变对岩石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单元前几课已经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内部的力量,例如火山、地震等,学生知道内部力量对地表的形态有一定的影响,但却会忽视外部力量的作用,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学生在模拟外部力量对地表的雕刻作用时,也存在一些由于知识不足而导致的误解,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纠正。
【教学目标】
●乐于模拟外部自然力量改变地表的过程,大致说明作用方式和结果。
●通过模拟实验体验外部自然力量的作用,了解“模拟”这一科学探究方法。
●能举例说明水、风等力量在地表演变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形态。
【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从模拟实验中学习,理解外部力量的作用方式。
难点:说明自然力量作用方式和一粒沙子的成因。
【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教学PPT与相关视频资料。
分组材料:温度变化模拟实验材料(坩埚钳、页岩薄片或石灰岩、酒精灯、火柴、冷水);风的作用模拟实验材料(深塑料盒、石子、玉米粉、玉米碎粒、吸管数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之前我们已经对地球内部有了一定的了解,回忆之前我们学习了什么?(相机板书火山地震 板块运动 内部力量)
2其实地球的表面也有各种不同形态,形成绝美的风景(展示地球风景的视频)
3.师小结:地球表面千姿百态、妙不可言,这颗蓝色星球如一颗精雕细刻的艺术品一般,在宇宙中独自美丽。纵观整个地球的亿万年历史,这些风景一成不变吗?
【设计意图】 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思考改变地表的力量有哪些。激发学生的兴趣。
4.师:找一找,哪些力量能够改变地表的形态。(图片展示)
5.师:这些力量虽然来源不同,但是都可以改变地表的形态(板书外部力量)
6.师板书小结。今天我们就化身称为地表雕刻师,一起来探究这些外部力量是如何改变着地表形态的。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后普遍可以发现改变地表的力量有很多,例如板块运动、火山、冰川、风等等,引导学生根据力量的来源进行分类,总结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的区别。内部力量形成地表的基础结构,而外部力量对地表有更细致的雕刻作用,例如搬运、打磨等等。
二、模拟活动
(1)模拟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
①猜测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
②思考实验器材,说明各种材料分别模拟的是什么
③设计实验方案
④观看视频展示实验方法
⑤思考实验注意事项
小组实验观察页岩片的变化
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温度变化让岩石碎裂
(2)模拟风对地表的影响。
①猜测风对地表的影响。
②思考实验器材,说明各种材料分别模拟的是什么
③设计实验方案
④观看视频展示实验方法
⑤思考实验注意事项
小组实验观察石头周围迎风面和背风面玉米粉的堆积情况和玉米渣被搬运的情况
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风对岩石有搬运、打磨的作用
(3)交流水和冰川对地表的影响
三、讨论交流
1.观察6张图片,思考图上地表形态主要是由哪种因素造成的?依据是什么?之前是怎样的?可能的过程是怎样的?
破碎的岩石:昼夜或季节性温度变化导致岩石破裂
岩石女王头像:风携带沙砾磨蚀岩石形成典型的风蚀石
海边沙丘:海风和海水搬运沙子堆积成沙丘
亚马逊河:水流在河道中速度不同,且不断侵蚀河岸形成弯曲的河道
海蚀拱桥:海浪不断冲刷侵蚀形成海蚀拱桥
溶洞: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溶洞。
【设计意图】 三组活动通过图片交流或者模拟实验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外部力量对岩石和地表的雕刻作用,也揭示一些自然地形的形成原因,例如钟乳石、黄土高原等等。在学生通过图片引发思考后,指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学生自主体验后发现“模拟”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探究手段,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研究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四、总结拓展
1.图片演示讲解沙子形成的过程
2.改变地表的内外部力量,包括温度、风、冰川等等,这些都是地表的雕刻师。你还知道有哪些力量在改变地球的表面?
(飓风、洪水、海啸、陨石等)
【设计意图】 在岩石的变化过程中,经历了岩浆喷发后的沉淀、温度造成的碎裂、流水、风等力量的搬运和打磨,最后成为一颗细小的砂砾。它是经历地表的重重变化才最终成型的,值得学生了解。引导学生通过沙子的形成和地表的各种变化建立联系,更深刻的感受地表的形态是各种力量共同雕刻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