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勇 辉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勇辉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曹戈瑶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丁永祥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贺云苏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红燕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君丽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谈金花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谈梅芬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珂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小洁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鱼 类

作者:丁永祥  日期: 2023-09-01  点击:

一、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知道鱼类的共同特征。
2.认识鱼鳃帮助呼吸,鱼鳍帮助运动。
科学思维:
1.通过现象分析,认识鱼鳃与鱼鳍的作用。
2.认识到生物与它所生存的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科学探究:
1.进行鱼用鳃呼吸的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
1.通过对鱼的观察,找到鱼类的共同特征,表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态度责任:
1.意识到要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2.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仔细观察、及时记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有鱼鳃、鱼鳍。
难点:能设计、修改实验,通过实验了解鱼的呼吸特点。
三、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空塑料瓶。
学生材料:大塑料盒、小塑料盒、小网兜、鱼、色素、滴管
四、教学过程
(一)实物引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这种鱼你认识吗?对的,这就是我们特别熟悉的锦鲤。对于我们大家这么熟悉的动物---鱼,我们今天会学习哪些知识呢?板书----鱼类。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认识鱼类
1.出示图片:这些鱼中,你见过哪种鱼?你知道它的名字吗?
2.教师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鱼,你能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没有难度,有学生可能会说出动物的共有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聚焦于鱼类与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生活在水中、有鳃、有鳍……)
3.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板书:生活在水中、有鳃、有鳍
4.刚才我们大家一起找到了鱼类的一些特征,那现在老师问你们:鱼是不是都长成梭形的?你有没有看到过不是梭形的鱼呢?老师今天被下面三种动物给难住了,不知道它们到底算不算鱼类,你帮分辨一下,看看它们到底是不是鱼类?(出示海鳗、鳐鱼、河豚的图片)
5.小组内讨论:这三种动物是不是鱼类?或者说它们当中有没有鱼类?
6.小组讨论结束后汇报讨论结果:如果你不同意其他小组的发言,可以质疑,但要说出理由,其他同学有想说的也可以说说。
7.得出结论:它们都属鱼类,都是脊椎动物。
活动二:认识鱼的鳃和鳍
1.鱼鳃和鱼鳍是鱼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典型特征,你观察过鱼的腮和鳍吗?猜猜它们的作用可能是什么呢?
2.出示鱼鳃图片:有同学仔细观察过鱼鳃没有?鱼鳃是什么样子的,有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如果能有学生上去介绍,老师可在学生介绍完后进行补充,如果没有学生上去介绍,教师可根据图片进行介绍:鱼鳃的鳃盖下是鲜红颜色的鳃丝,鳃丝细细的,一排排的排列着。)
3.出示鱼鳍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鱼的哪些位置长得有鱼鳍?这些鳍都是成对出现的吗?
如果根据鱼鳍生长的位置给它命名,你觉得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
活动三:观察游动的鱼
1.教师谈话:同学们是不是特别羡慕鱼儿能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那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游动的呢?
2.老师待会给每组发一条鱼,问:如果你拿到鱼后会准备怎样观察?
3.学生汇报:
(1)我会看看鱼身体的哪些部位参加了运动;
(2)仔细观察参加到鱼的运动中的各部位是怎么运动的?
如:鱼的哪些部位参加了游动的活动中,这些部位是怎么运动的?
哪些部位参加到了转弯的运动中,是怎运动的?呆在原地的时候呢?向后运动呢?……
4.学生明确观察方向后老师发给每个小组一条锦鲤,同学们可边观察边小声讨论。
5.小组观察结束后交流汇报各组的发现。
6.师生归纳: 鱼在游动时,鳍各有分工,且相互合作,某一动作需要多个鳍相互作用。背鳍--保持侧立的平衡;胸鳍--保持平衡,有时也辅助上升和下潜;腹鳍--保持身体平衡;臀鳍--协调身体,保持平衡;尾鳍--控制运动方向、前进的推力(出示鱼游动的视频,让学生再次验证刚才大家的发现)。
活动四:鱼是怎样呼吸的?
1.教师提问:刚才大家研究了鱼在水中的游动,我们知道,生命活动离不开空气,那么鱼在水中是怎么呼吸的呢?
2.教师介绍:其实自然界的水里溶解得有空气。大家看看老师手中瓶子里的水,这是老师刚才从自来水管中接的半瓶水,看看老师用力摇动后,水中有什么产生了?
3.教师谈话:自然界的水中溶解得有少量的空气,那鱼是怎样进行呼吸的呢?
4.刚才有同学说到鱼是用鳃来呼吸的,怎样才能观察鱼鳃的工作呢?(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鱼嘴和鳃盖的张合之间的关系)
5.根据鱼嘴和鳃盖之间的张合关系,你有什么猜测?怎么验证你的猜测?
6.要了解水是怎样流经鱼的身体的,可以怎样设计实验?(学生思考后谈自己的想法,教师引领学生设计实验。)
7.出示视频-----鱼的呼吸。
8.师:鱼在盒子里游来游去,不乖乖听话去吸我们加了色素的水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给一个比较小的盒子,盒子的空间和鱼的身体差不多大,控制鱼身体在盒子里的运动。)
9.分组设计、整理实验方案。
10.交流汇报,学生完善活动方案。
11.各小组实验,交流汇报实验结果。
12.师生小结:吸进鱼嘴的水和鳃部排出的水的含氧量是不同的。鱼鳃的鳃丝有大量的微血管,在水流过的时候完成气体交换,从而获得氧气。(结合三年级上的“人的呼吸”来理解鱼的呼吸)。
(三)拓展学习
1.除了以上特征,你还知道鱼的哪些特征?鱼的这些特征与它的生活环境有关系吗?是什么样的关系呢?2.如:鱼背部的颜色和腹部一样吗?你觉得鱼和背部的这个特点与它的生活环境有关吗?鱼的身体表面摸起来是怎样的?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它的生活环境有关吗?
五、板书设计
                                      鱼  类(课题)
                            生活在水中
                               共同点   鱼鳃(呼吸)
                                          鱼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