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认识工具
宜兴市湖滨实验学校 谈金花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工具箱里的一些常见的工具,能够说出名称及其作用。
2. 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完成对应任务,如羊角锤、尖嘴钳。
3. 认识到同一种工具也有不同的样式和不同的功能。
4. 知道锤子的发展历史,了解同一种工具用不同材料制成后作用也不相同。
二、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工具箱中常见工具,能够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
教学难点:利用简单工具完成小任务。
三、教学过程
(一)聚焦问题,提出需求:制作分组标签牌
1. 出示便签夹,谈话:最近老师收到一个礼物,你知道是用来干什么吗?
2. 提出需求:实验室里需要12个分别插有各组组号的便签夹,怎么办?
学生:动手做一个。
(二)布置任务,确定材料与工具
1. 布置任务:小组合作,做一个便签夹。
2. 确定制作材料。
(1)出示实物,提问:仔细观察,做个便签夹需要哪些材料呢?
(2)学生仔细观察,汇报:木块、钉子、铁丝。
提示:每组统一,需要长30厘米的铁丝。
3. 确定使用工具,认识工具并学会使用。
(1)出示材料,学生动手尝试,发现问题:缺少工具。
(2)出示家用工具箱,揭示主题:今天就来认识工具,并且学会使用一些工具来完成今天的任务。
(3)找一找需要运用的工具,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工具的工作部位,说一说这些工具的样子和使用方法。
①锤子:坚硬的一头钉钉子;羊角的一头拔钉子。
②小组活动:观察尖嘴钳的工作部位。
老虎钳或尖嘴钳:用夹持口弯铁丝,剪切口剪铁丝。
③卷尺或直尺:测量长度。
(4)认识工具箱其他工具。
美工刀(刻刀):裁剪。
锯子:切割木头。
螺丝刀(一字螺丝刀和十字螺丝刀):拧螺丝。
4.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观察并思考:工具箱中工具的工作部位和手持部位有什么相似点,为什么这么设计。
学生回答:工作部位:金属,坚固;手把部位:塑料、橡胶,拿着比较舒服,有的工具是电工师傅要做的,塑料或橡胶起到绝缘,保护自己,防止触电。
5. 谈话:刚刚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在生活中可以根据需求去选择相应的工具。今天我们选了羊角锤、尖嘴钳、直尺三样工具来完成今天的任务。
(三)设计方案,明确注意事项
1. 交流:材料和工具都有了,你打算怎么做呢?直接动手做?
生:需要先要想好怎么做。
学生思考,汇报:需要先钉钉子,再量铁丝、剪铁丝,最后绕铁丝。
2. 交流钉钉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钉子要对准木板中央,要用点力,竖着钉下去。
注意:(1)注意安全,用尖嘴钳代替手夹住钉子钉。
(2)钉子不要钉太下以免伤到桌子。
(3)钉弯了用羊角锤另一头将它拔出,重新钉;或者用羊角锤敲击侧面。
3. 交流并演示量铁丝、剪铁丝、绕铁丝的方法:
量:将尺子零刻度对准铁丝一端,测量,并做记号。
剪铁丝:将铁丝记号处放进尖嘴钳剪切口剪(演示)。
绕铁丝:(1)弯一个小圈,套上铁钉之后,用尖嘴钳拉紧多绕几圈。
(2)用尖嘴钳夹住从最前端开始弯折成旋涡状,慢慢调整形状。
4. 最后放上每组的标签牌试一试。
(四)小组相互合作,完成制作
学生4人一组,组内商量好每个小朋友的任务,动手制作。
提示:分工合作,完成任务时如遇到困难,可请教组内组员帮忙。
(五)展示作品,交流制作心得
1. 由组长拿着作品上台展示。
2. 比一比,评一评哪组制作的最好,分享制作经验。
3. 帮助问题小组寻找问题根源,改进作品。
4. 小结:有了工具的帮助,我们能更加简单方便地完成量、钉、绕、断等任务,完成了今天的任务。
(六)改进并优化作品
1. 出示各种各样的便签夹,提问:今天的便签夹还可以怎样继续改进呢?
生:可以将铁丝弯成各种形状,也可以将铁丝插入橡皮泥底座……
2. 出示新的铁丝,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改进,创新。
(七)拓展提升,认识锤子的发展史。
1. 提问:在户外需要钉钉子,没带工具箱,可以用什么代替锤子?为什么?
生:大石头,比较硬,不容易敲坏。
2. 提问:用起来方便吗?可以怎么改进?
生:加个手柄。
3. 谈话:你们想法和古人一样,通过视频了解锤子的发展史。
4. 提问:为什么木锤可以锤糖酥,松肉锤敲肉,铺地砖要用橡胶锤呢?
生:木锤大而轻;松肉锤坚硬耐用;橡胶锤较软,有弹性……
(八)总结:
谈话:为了完成不同的任务,人们不断改进工具,有些形状各异,有些使用不同的材料,但都是为了使用起来更方便。大家课后可以回家打开自己家中的工具箱,仔细观察,可以和家人一起交流更多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