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勇 辉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勇辉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曹戈瑶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丁永祥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贺云苏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红燕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君丽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谈金花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谈梅芬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珂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小洁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感官总动员

作者:丁永祥  日期: 2022-07-23  点击:

5.感官总动员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的第二课全课按照从单一到综合的逻辑结构,安排了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品茶活动,蒙着眼睛的情况下不捏着鼻子喝茶和捏住鼻子喝茶,体会到我们吃东西时舌头和鼻子在同时工作。第二部分活动是用眼、鼻、皮肤这三种感官观察点燃前和点燃后的蜡烛,尽可能多的说出蜡烛的特点,让学生有意识的用好这三种感官,强调仔细观察,才能搜集更为丰富的信息。第三部分是一个阅读活动通过设计一个问题情境,如何挑选一个西瓜,让学生知道人们往往动用多种感官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个活动既体现了运用感官观察的重要性,也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通过挑选西瓜的游戏,知道我们要挑得一只好西瓜,需要同时用眼睛看纹路、耳朵听声音、用手掂轻重、用嘴尝甜味等多种方法,由此总结出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需要动用多种感官一起工作。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认知往往只注意一个维度而导致判断错误。在教学中应强调相互的交流,丰富他们的描述性语言和感官经历。学生通过上一课学习,已经认识了人体的感觉器官,知道眼、耳、舌、鼻、皮肤在观察过程各自起到的作用,但他们没有认识这些感官总是同时起作用,某一感官的缺失会导致观察结果的不同,或者是信息判断的失误。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事物认识以无意识观察为主,习惯凭自己的喜好去观察,使得观察的结果不够全面完整因此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同时运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活动,这是一个难点

学习目标

l 知道感官总是在同时起作用;

l 知道要全面认识一个事物,需要动用多种感官

l 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发现事物更多特点

l 学会倾听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l 能按要求进行两人合作探究学习。

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

难点:同时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描述事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及相关视频、沏好的茶一组(菊花茶、绿茶、红茶)、眼罩、蜡烛、火柴、西瓜三个、案板、水果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1出示谜语

1)白门楼,红围墙,里面住个红姑娘,酸甜苦辣她都尝。(猜一人体器官)

2左边一个孔,右边一个孔,是香还是臭,问他他就懂。(猜一人体器官)

2教师谈话,揭示课题。


二、活动一:品茶,认识舌头和鼻子总是同时参与感觉工作的

1.出示菊花茶绿茶红茶三种茶水观察茶水的特点。

提问:(1)用眼睛看,这三种茶水有哪些不同?

(2)用鼻子闻,这三种茶水有什么不同?

(3)品一品,这三种茶有什么不同?

2.出示眼罩,遮着眼睛喝茶,判断茶水的品种。

1)戴着眼罩喝一口茶,判断是刚才喝的哪种茶水?

2)捏着鼻子喝一口茶,判断是刚才喝的哪种茶水?

3)提问:比较两次品尝感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3.揭示现象:

吃东西的时候,舌头和鼻子总是一起工作的当我们感冒鼻塞的时候,吃东西就觉得没有平时的好吃。


活动二: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

1.出示谜语:心细如线,胸怀大志,燃尽自己,照亮别人。

2.出示蜡烛运用多种感官观察蜡烛的更多特征。

1)观察没有点燃的蜡烛

提问:它有哪些特点?你是怎么知道的?

(2)观察点燃的蜡烛

教师点燃蜡烛并进行观察火的安全教育

提问:点燃的蜡烛,你有什么发现你是怎么知道的?


活动三: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挑选西瓜

1.出示谜语: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

提问:怎样挑选一只好瓜?

1)播放视频,了解有经验的人怎样挑瓜

眼睛—看花纹    耳朵—听声音    手—掂重量   鼻子—闻气味  舌头—尝味道

    2)学生挑瓜并品尝。

2.揭示认知:看来要全面认识一个事物,我们要动用多种感官来观察。


 

板书设计

   5 感官总动员(课题)

   

皮肤

教学评析


猜谜语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是一种有趣而高效的智力游戏,在猜谜语过程中,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使他们获得了成功感。它既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和乐趣是成功的第一位导师。”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化作学习的内驱动力,变低效为高效,变无趣为有趣,变死气沉沉为兴致勃勃。本课在设计时巧妙地把探究主题和探究对象融入到浅显形象的谜语中,使一年级小朋友的学习情绪始终保持高涨。如课伊始,通过人体器官谜语导入,既是对上节课认识感官教学内容的回顾,又自然而然引出本课探究的主题。又如在观察蜡烛的探究活动时,通过蜡烛的谜语引入接下来探究的对象,学生的兴趣再一次被点燃。再如,教学设计综合运用部分,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引入探究的对象西瓜,既形象又生动,一下子就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热情。

由于低年级学生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他们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对抽象的教学活动注意力集中就比较困难,连续集中的时间较短。在低年级科学课堂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40分钟的课内时间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设计不同的形式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专注度和积极性。如生动有趣的科学故事,活泼有趣的科学游戏,神奇有趣的科学魔术等等,这些形式可以使低年级注意集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对整节课的教学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