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骨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骨骼》是苏教国标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中第一课的知识内容。本课紧扣人体运动,指导学生摸,拼,看,形成骨骼概念,认识骨的特点,了解骨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单元本课设计的骨骼肌肉等学生无法用肉眼看出,也无法直接触摸,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对本课的学习还是无法落到实处。
【教学目的】
1. 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通过游戏能在自己的身上指出部分骨的位置。
2. 要求学生知道人体骨骼的结构及其作用。
3. 能够通过看、摸、敲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人体骨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认识人体骨骼的特点和结构。
【设计理念】
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对骨骼无法直接触摸,亲眼观察,所以设计了许多间接触摸,模拟观察,比如猪骨头模拟人骨,骨骼拼图,骨骼的x光片,使得整个教学活动能在学生的探究中逐渐展开。
【课前准备】
人体骨骼模型、布娃娃、收集各种猪骨、一次性手套、放大镜、锤子等观察工具、骨骼的x光片、人体骨骼模型拼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同学,欢迎吗?(出示布娃娃)它很想和大家一样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学习,我们请它坐下来,(摆弄布娃娃).咦,坐了2次都无法坐好,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教学意图:利用软软的布娃娃想坐正和大家一起学习,请同学们帮忙想办法作为教学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骨骼在支撑人体等方面的作用。
2、学生交流。(用筷子支撑)你给它支撑的东西可以看作我们人体的 (骨骼)
3.谈话:对,无论谁,坐立行走都离不开骨骼。我们今天就要来探究---骨骼。(板书课题:骨骼)
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
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看不见,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
2.学生交流方法。
3.实践活动:好,我们就来摸一摸全身各个部位的骨头。初步感受一下骨头的特征,顺便数一数你摸到了几块骨头?
4、学生数骨头。
5.你摸到多少块?我们人体究竟有多少块骨头?(出示人体骨骼模型)
6.介绍: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提示学生:单独的叫骨头)
为便于研究,科学家又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这几部分——头、躯干、手臂、腿脚。手臂和腿脚通常合称为四肢骨。
7.刚才有同学不服气,时间那么短骨头那么多,不可能摸清。老师再给你们一次机会,数数你的手上共有几块骨头,想挑战吗?
8、数清了吗?几块?我们还是请x光帮帮忙吧!(观看人体骨骼的X光照片)这张更清楚,一起数。一只手上竟然有27块骨头。
教学意图:先用摸一摸的方法感知人体内骨骼的分布,再使用X光照片将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骨骼分布呈现杂学生的面前,前后感知上的冲突就是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记忆点。X光照片的利用起到了呈现人体骨骼结构、纠正错误感知、满足学生探究欲望等各方面的作用。
9.再跟大家透露个小秘密:人体内骨骼系统中的数量由年龄决定。(出示幻灯片,谁来读一读)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有275块骨,而一个成年人的身体里却只有206块骨。因为,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些骨会合并在一起。例如,婴儿刚出生时,其头盖骨分为许多块独立的骨,随着人体不断地生长发育,独立的骨合并在一起,形成了较大的头盖骨。
10.头盖骨在哪?一下子就找到了,我们做个小游戏,我说骨头名称,你在自己身上相应的部位找出来。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教学意图:学生通过摸一摸,数一数,初步认识骨骼结构。通过前面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习者头脑中能够构建出人体骨骼的初步模型,体现了动手做科学的特点。经历了数骨头,摸骨头活动,学生头脑中能够大致呈现出骨骼的完整轮廓,以及各个相连接的骨的样子,借助经验记忆能够比较持久地使科学概念留在学生头脑中。作为教师不仅要准确把握学情,更要提高自己灵活应变的能力,在处理不同情况才会有的放矢。于是和学生们一起游戏,老师说,学生指,适时地把人体一些重要的骨名称教给他们,用游戏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游戏中使学生了解了不易了解的内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与骨骼有关的科学概念,达到了教学设计中的预想目标——在游戏中学习科学。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摸一摸,数一数,做游戏的活动,对我们的骨骼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还要进一步探究,通过下面的小实验,找一找骨头的结构特点!
三、探索,了解骨头的结构特点
1、(展示骨头)老师这儿有一些骨头,当然,这是猪骨头,你准备怎样来研究?
老师这还有放大镜,小锤子,看看对你们的探究有什么帮助?
2.探索活动:找一找骨头的特征:
(1)看一看;(看颜色,形状,结构,可借助放大镜)
(2)摸一摸;(可以摸光滑度,戴好手套)
(3)敲一敲;(是否结实,借助锤子)
友情提醒:注意安全,讲究卫生,做好记录。
3.学生汇报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戴上手套相机出示各种骨头,补充相关知识)
(1)出示文字:和其他动物骨骼一样人的骨骼也是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2)播放视频:骨头结构,埃菲尔铁塔。
教学意图:拓展内容与教学内容具有比较紧密的联系,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到埃菲尔铁塔是设计师研究骨头结构受到启发而建造的,认识到研究骨骼居然有这么大的用处,可以促进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3)图片文字出示: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
猪骨髓吃过吗?什么感觉?
4、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敲一敲的方法,更深入地了解了骨头的特征。
教学意图:学生对于骨头的结构特点缺乏相关的基础认识,对于骨头中间能够制造血细胞的软组织骨髓也比较陌生,因此必须借助于多种资料及实物让他们在直接的感知和具体的事实面前建构正确的意义。因此,精挑细选各种猪骨头,有完整的,有横切的,有竖切的,有长条形的,有三角形的,有的骨髓裸露等等,学生也就很容易发现骨头光滑,形状各不相同,有细密的蜂窝状结构和软软的骨髓,敲一敲,骨头居然又硬又结实。教师充分的准备工作,自然就让学生的探究落到了实处。
过渡:那么,我们都知道人和动物有骨骼,它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四、了解骨骼的作用
1、学生讨论:骨骼有什么作用?
2、谁来说说?
3、来看段资料,相信看完之后你肯定就了解了。
(1)布娃娃能站直坐正,靠什么?
板书:支撑
(2)骨骼能保护人的脑和内脏。板书:保护
(3)回答不错,请你雄赳赳气昂昂地上来,听好口令,一二一,立正,向后转。他刚才上来,主要是哪些部位的骨头参与了运动?骨骼在这里悄悄地起了什么作用呢?
板书:运动。
过渡:骨头的作用可真大呀!怪不得,人和动物都要有骨骼呢!
五: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1、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
2、看来,大家对人体骨骼的了解已经很全面了。下面考考你,老师这有一些拼图,你来拼拼,看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拼出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图。
板书:
头
骨骼 躯干 支撑
206块 手臂 保护
腿脚 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