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和反思
宜兴市周铁小学 王珂
教材分析
本课是“简单电路”单元第一课,认识电路的组成,知道形成电路的条件,懂得安全用电的常识,是小学科学课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四年级的学生对电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他们对学习和电有关的知识有着极大的兴趣和好奇,这是本课开展探究活动的起点与良好动机。但对中年级的学生而言,抽象的简单电路概念是很难理解的。通过简单的观察、实验活动,鼓励学生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促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学习目标
1、科学观念:认识电路的组成,知道形成电路的条件,知道开关可以控制电路的通和断。
2、科学思维: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比较不同的连接方法,归纳闭合电路的特征。
3、探究实践:学会正确连接一个闭合电路,并画出电路示意图。
4、态度责任: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大胆的推测,激发对电路知识的探究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自主探究,学会让小灯泡亮起来的正确连接方法。
难点:能够理解并用语言纳描述闭合电路的特征,能画出简单的电路示意图。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展示的灯泡、电池、导线,小灯泡剖面图、灯泡和电池贴图
学生分组材料:电池、导线、小灯泡、橡皮、图钉、 回形针
教学过程
一、连接简单电路,点亮小灯泡
挑战任务1:自主探究,点亮小灯泡
1、出示任务:只利用提供的材料,快速点亮小灯泡。
2、出示材料:1号电池一节、小灯泡一个、导线两根。
要求:连接成功和失败的小组都把电路示意图画到黑板上,重复的不画。
用电安全教育1:提醒学生连接电路时触摸导线的橡胶部位,不可徒手触摸裸露的金属丝。
3、学生自主探究活动
4、仔细观察比较成功和失败的电路图,有何异同。
5、学生讨论交流,初步得出观点:小灯泡的侧面螺纹和底部要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才能被点亮。
【设计意图】:1、在学生的前概念里,只要把灯泡和电池连起来小灯泡就能亮了,但具体到连接灯泡和电池的哪个位置?按照什么顺序连接?他们并没有仔细的思考过,从实践经验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2、从实物操作到画电路示意图的过程,学生已经在初步观察手中的灯泡和电池结构,这一过程可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并为后续教学做铺垫,同时渗透着由实物图向抽象电路图的过渡。这一任务包含了观察、设计、试错、问题分析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认识闭合电路
在认识了灯泡和电池的结构的基础上
挑战任务2:只用一根导线点亮小灯泡。
1.根据闭合电路的原理,尝试只用一根导线点亮小灯泡,画一画电路连接图,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
2、提问:为什么会省掉一根导线?
3、学生交流、比较和分析,小结:因为电池和灯泡的一个连接点直接接触了,所以省掉了一根导线。
用电安全教育2:提示学生不能直接用导线将电池正负极相连,以免造成电池短路。
【设计意图】:本次任务是在点亮灯泡的基础上尝试只用一根导线探索出多种连接方法,这要求学生学会正确连接简单电路,能够在探究活动中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学生在不同的连接方法中发现电路的共性,深化闭合电路的概念。通过简单的观察、实验活动,鼓励学生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促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三、制作开关,控制简单电路
1、提问:怎样可以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呢?
2、制作简易开关。
出示一个实验室用的电路开关,接入电路,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让学生观察开关的基本结构,说说它的工作原理。引人电池座,灯座等器材。
3、学生讨论:怎样使用橡皮、回形针和图钉制作一个简易开关?
4、观看开关制作视频,制作开关,接入电路,尝试用开关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小结:开关可以控制闭合电路的通和断。
用电安全教育3:提醒学生在做电路实验时,只能使用电池,不能从插座接电。
【设计意图】:制作开关,并尝试接入简单电路,形成完整的简单电路: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掌握开关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理解闭合电路的概念,为本单元后面两课内容的学习做铺垫。
四、应用简单电路
挑战任务3:把小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试试效果。
各组分别尝试把LED灯、小电机、小电铃接入电路中,交流连接方法。
【设计意图】:把小灯泡换成小电机、小电铃、LED灯等小型用电器,能让学生认识更多的用电器,了解电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学生认识的拓展和思维的发散。
五、延伸拓展(课后作业):拆解和组装小电筒
1.拆解和组装小电筒,并说说手电筒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本课的探究学习,学生对手电筒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一定充满了兴趣,从手电筒到自己感兴趣的用电器,从课内到课外,从书本到生活,培养学生爱发现,爱思考的科学探究兴趣。
教学反思
本课利用三个有层次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什么是闭合电路,并能连接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学会如何控制电路,了解简单电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实验操作简单易上手,实验材料常见、易取,实验目标明确,有难度梯度,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充满兴趣,积极思考,敢于尝试。
本课是深度学习观下的探究性课程,希望通过观察、实验与思维相结合的探究方法,借助具有整合作用的实际问题,激活深层动机,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切身体验和深入思考及对学习内容的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学学科发展的核心素养。具体体现在:从尝试点亮小灯泡到解释小灯泡为什么会被点亮,完成了从事实性知识到解释性知识的进阶;从正确连接简单电路到画电路示意图并分析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轨迹,完成了从具体知识到抽象知识的进阶;从观察电路元件构造到合理设计简单电路,完成了从科学观察到科学实验的能力进阶;通过动手、动脑的活动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现、多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