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帮助学生生产产品,更好更新
了解科学相关知识,技术革新,最终就要走向工程活动,它是制作产品的过程,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建造”。每节课都有作品产生,而且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理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在学生制作时遇到技术卡壳做一些适当点拨,细节引导,学生就会茅塞顿开,技术的进步就是一个飞跃,学生的探究兴趣就会更加浓厚。
(一)抛出问题帮助
最关键的是如何抛出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去思考,问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产品设计产出。《小丑玩具跳起来》这课中,学生对于小丑怎样跳出来百思不得其解,老师其实就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做一个装置来帮助小丑跳起来。因为既然是产品,应该是完整的思考设计过程。在前面环节演示小丑向下掉的过程,如果提问“火箭怎样升空”“动力来自哪里?”“我们怎样引导小丑向上跳?”学生知识迁移自然想到要固定装置设计轨道,由下而上给予弹力。让小丑跳得更高可放在引导学生观察竹条前后两次形变的基础上,形变越厉害,弹力越大,跳得就越高。
(二)修改细节帮助
科学课还是要重在用科学知识改进技术,再完成作品。千万不能上成劳技课,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怎么操作,要注意什么,这样学生就失去了动脑的关键环节,仅仅只是动了手,探究的热情也会下降。《制作橡筋直升飞机》课开始可以先让学生看图纸操作,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执行力肯定有所不同,制作的产品也是千差万别。飞机出来后全班展示比较,引发学生观察不同飞机的细节,找出差别主动思考,“我和他的飞机有什么区别”,“如何改进”,学生重新设计的主动性会更强,把已有产品变得更好的愿望也更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