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驱动学生热情学习,自主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教师只是一个导演,引导学生在学习这个舞台上展现自我大放光彩。学生内心都有颗热情学习的种子,老师就要想办法驱动学生火热的心,让这颗种子破土发芽茁壮成长。
(一)任务驱动学习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教学方式。任务驱动的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如《小丑玩具跳起来》,一开始就利用从暗箱里蹦出来的小丑玩具示人,任务很明显,就是解暗箱做玩具。《建桥梁》在欣赏完各种桥梁图片之后直接就布置目标任务,为芜申运河建标准桥梁,并且责任到人,细分各种任务。《陀螺》也是要求学生从组装一个陀螺入手,向越做越好发展。
(二)问题驱动学习
问题驱动法即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像传统教学那样先学习理论知识再解决问题。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领域内的各种问题为学习起点,以问题为核心规划学习内容,让学生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一种学习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度,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活跃思维。《搭支架》就是从问题着眼,“支架有什么共同特点?”“为什么要设计三角形支架?”“要什么材料?”“怎么搭?”“要注意什么?”“有什么发现?”每个问题层层推进,引导学生逐渐深入思考,完成好作品。但当学生认为大功告成的时候,老师又抛出问题:“吸管太短、少了怎么办?”“三角形一定要很大吗?”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又积极思考,思维扩散开来。这样的学习模式强调课堂任务,目的性极强,学生有兴趣带着问题研究更能显成效。
(三)科技驱动学习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世界。科技带给人类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在课堂的作品与科技有什么关联,只是单纯的一个小制作,还是能应用到生活中去。学生作品如果缺少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就没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只是把探究当好玩。所以把生活中的科技展示出来,哪一个环节就用到了你们的技术,它能让这样科技产品产生怎样的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便利。跟实际生活一联系,学生的兴趣自然非常浓郁。如《制作橡筋动力直升机》是一课自编教材,课题很土,但接地气。课一开始教师就把模型直升机和实物直升机一起展示出来,请学生观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他们的动力来自哪里?有什么相通之处?这都让学生从现做的模型联系到了现有科技,并想尽办法在细节上完善模型,迁移运用到实物上,俨然成为一名科学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