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勇 辉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勇辉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曹戈瑶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丁永祥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贺云苏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红燕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君丽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谈金花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谈梅芬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珂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小洁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自然”漫步 行走的“笔记”课程

作者:刘君丽  日期: 2023-04-11  点击:

“自然”漫步  行走的“笔记”课程

“双减”政策出台后,为了能够更全面地贯彻落实“双减”“五项管理”政策精神,实现减负增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实现全面发展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组织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自然笔记”课程实践。

一.“自然笔记”课程的内涵

自然笔记借助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对身边的自然物进行观察和记录,具备真实性、客观性和科学性。本课程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采用跨学科学习的方式,科学学科与美术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利用“自然笔记”课程打通学生生活和知识间的“壁垒”“课程内”与“课程外”联合起来

二.“自然笔记”课程的实施

(一)同舟共济扬帆起——统整课程

    围绕“自然笔记”主题,统整了科学、美术这两个学科来推进学习,美术老师、科学老师共同参与,协同指导学生对自然进行深入的观察、科学的探究,并用丰富的美术语言图文并茂的进行记录。

(二)磨刀不误砍柴工——必要准备

最基础的材料是一张纸与一支笔。可让学生搭配彩铅或彩笔来完成绘图部分,辅助用水性笔完成文字部分。同时可为学生准备写板、收集袋、放大镜等工具。学生也可自行准备户外工具:帽子、水壶、防虫液和小凳子等。

(三)万紫千红总是春——观察记录

1)入门阶段主要以教材中的学科融合为主,制定《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与美术教学内容的融合表》,按教学计划融合开展课程。

2)以“主题+模块”的方式开展。“自然笔记课程以主题+模块的方式开展,主题有美妙的植物有趣的动物美丽的世界神奇的科学模块校园模块家庭模块田园模块、学生根据自己需要自由组合,自主探究。

3)持续观察与记录,低年级学生选择校园中较为静态的植物为观察对象,中年级学生选择校内外较为动态的动物作为观察对象,高年级同学可放宽视野,关注整个自然环境的规律与变化。

(四)千树万树梨花开——交流评价

学生自评的结果在总评成绩中占30小组内成员间互评占总评成绩的30任课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堂状态、合作参与程度、自然笔记记录的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占总评成绩的40%。

三.“自然笔记”课程的成效

1、本课程促进了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1)拓宽课外知识

在一百多次的“自然笔记”实践中,学生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四季的变化,仔细观察不同生物在不同时节中的变化,学生观察所得,是单纯的书本描述不能替代的。

2)培养多种能力

课程开展过程中学生树立了环保意识,在记录过程中,也养成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在第四届全国“百城万人”自然笔记评比中3位学生获奖。

2、本课程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学中的种种不断督促任课教师通过书籍、网络、专家指导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在第四届全国“百城万人”自然笔记评比中,2位教师获得“金牌指导教师奖”。

3、本课程促进了学校课程体系的形成

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丰富了校本课程的种类,也有利于“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的创新,为课后服务的新样态课程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支撑性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