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勇 辉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勇辉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曹戈瑶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丁永祥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贺云苏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红燕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君丽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谈金花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谈梅芬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珂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小洁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实践

作者:刘君丽  日期: 2023-02-15  点击:

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实践

——以《今天天气怎么样》一课为例

【摘要】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促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融入现实生活中,为后续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教学实践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都是死学校。”科学作为一门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学科,探究内容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将生活化的教学实践引入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生活化情境中学习和探究,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一方面生活经验不足,另一方面又对各种生活现象非常感兴趣。小学科学教师要深入挖掘生活中丰富的科学素材,以此引入课堂,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生活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

在教授《今天天气怎么样》一课时,我将生活化的情境抛出:小朋友们,你觉得今天天气怎么样?你能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吗?有的小朋友说有太阳,是晴天,有的小朋友说天上有云朵,还有的小朋友说今天天气有点热……小朋友们对天气情况是很熟悉的,他们有很多话说,各抒己见,争先恐后。这时,继续追问:大家都说的很好,那今天的天气到底是怎样的?想一想,从哪里可以比较准确的知道今天的天气呢?有小朋友立马想到可以看电视、看报纸等方式……

这样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牢牢锁住在课堂上,学生也能从中主动探究,兴趣盎然。

二、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过程

构建生活化教学过程可以悄无声息地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萌生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积极探究,大胆质疑。

《今天天气怎么样》一课的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的生活,用“说一说”、“听一听”、“看一看”、“认一认”、“画一画”、“演一演”的方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帮助学生从各种生活化过程中圆满地完成了教学过程。在“听一听”环节,我给学生播放了电话录音:课前,老师拨通了96121的电话电话号码,查询到了当地的天气情况,让我们来听一听当天当地的天气情况。认真听,思考:气象预报员报道了天气的哪些方面?孩子们全神贯注,听到了很多天气信息:有分散性降雨或雷雨,这是降水;偏南风三到四级,这是风向和风力,还说到了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还有紫外线指数,等等。

小学生是有很强的表演欲望的,于是我设计了“演一演”环节:老师这有一份天气预报,你读到了哪些信息?让我们对着图片,当一回气象小主播,播报一下这个地区当天的天气情况吧。可以加上一些生活小建议哦。于是,小朋友们纷纷举手,落落大方地上台播报:“大家好,欢迎您收看《天气预报》。 今天是201743日,星期一,今天是多云天气,最低温度12摄氏度,最高温度19摄氏度,南风23级。总的来说,温度适宜,体感舒适,是出门郊游的好天气,户外活动穿薄外套就可以,注意及时补水哦!”不仅很有条理,生活上的小建议也很贴心。

借助这些生活化的教学过程,学生全程都很投入,收获颇丰。比如以上“听一听”环节,孩子们明白了,除了之前说到的气温,还可以从降水、风力、风向、紫外线指数等多方面描述天气。在“演一演”环节,孩子们知道要播好一则天气预报,除了必要的天气信息,还要联系生活,给出生活上的小建议,这样才有血有肉,起到天气预报的作用。

三、优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从教学方法优化的维度分析,小学科学源自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借助生活载体引领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方法,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可利用各种教学法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延伸拓展。

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二年级的孩子虽小,但从小就接触了手机,对于手机上一些 APP 的操作也是很熟悉与熟练,当然,对于手机上的天气预报 APP 也是相当了解的。于是,在教学中我与时俱进地引入了手机天气预报APP,让学生通过图片了解通过APP可以了解到丰富的天气信息。

 

我先出示了一张APP中的天气情况图片:这是老师用手机自带的软件查询到的天气情况。这张图中有哪些信息?有小朋友立马能说出:图中地区是无锡,当天的最低温度是31摄氏度,最高温度是39摄氏度,此时的温度是37摄氏度,多云,空气质量很好,是优;有高温橙色预警;下面是一天中各个时段的天气情况及温度。

 

继续出示图片,有小朋友说我们还可以看到今后几天的天气情况,点“查看更多天气”,我们还可以看到未来15天的天气情况。图片三、四中还有空气质量等级,并且有具体的指数、下面是体感温度,湿度,紫外线强度,风力等等,下面还贴心的配有生活上的建议、还有当天日出日落的时间……


与手机的周边小朋友们都比较感兴趣,都很认真的提取图片中的信息,唯恐有遗漏。这个环节教材里是没有的,这样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学生很感兴趣,事半功倍。学会完整地查看天气情况的方法,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也大有裨益。

在“连一连”环节,学生一下就能连对“晴天”符号,因为这是最简单的天气符号,一个太阳,肯定表示晴天。这时我根据学生的生活引导他们思考:白天的时候有太阳是晴天,那晚上有月亮表示什么?孩子们立马反应过来,一个月亮也可以表示晴天,因此得出“不同的符号还可以表示不同时间的同一种天气。学生也能顺利地连对表示小雨和大雨的天气符号,此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你能根据小雨和大雨的天气符号,设计表示中雨的天气符号吗?学生也能想到,小雨是用云朵下一滴雨表示,大雨是用云朵下三滴雨表示,所以,中雨是用云朵下两滴雨表示。雾和霾的符号,学生是很陌生的,除了帮学生找对符号,也要告诉学生,这两个符号都可以通过改变符号的颜色来表示雾霾的大小,由小到大,可以分别由黄色、橙色和红色代表。

四、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教师想要借助科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课程。借助实际操作过程,为学生呈现相应的科学知识,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受并了解科学现象,学习论证科学知识。

小学生对图像接受能力很强,对抽象的符号却很陌生。在手机天气APP图片里掺杂着图片和符号,孩子们注意到符号的可能性不大,但天气符号却是生活中常用的,于是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知道这两个符号表示什么天气吗?学生看图片里的文字很容易区别“晴”和“多云”,云把太阳挡住了,所以对应的符号就表示多云;一朵云,看不到太阳,这个符号就表示阴天。但是两种天气特别容易混淆,孩子们不大能区分什么是多云天气什么是阴天天气,为此,我给孩子们展示了两张现实生活中真实天气的对比图片,帮助学生正确区分。同时引导学生明白用符号来表示天气很简单、很形象、也很方便。

学生认识了一些天气符号后,适机地抛出思维冲突,引发学生思考:我们刚刚认识了很多表示天气的符号,老师有一个疑问,风是看不见的,我们该怎么用符号来表示它呢?你们有好办法吗?这时,学生跃跃欲试,想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于是小组交流合作,头脑风暴,设计风的天气符号,大家都卯足了劲,想设计出简单易懂,既美观又有创意的作品。效果也很明显,有的小朋友用箭头来表示风的方向,用箭头的粗细来表示风的大小,还有的小朋友画了一面旗,用旗的舒展程度来表示风力的大小,都很有创意。此时出示气象部门使用的风的符号:风的符号像字母F,又像一面小旗,上面的横是风尾,一竖是风杆,横表示的是风的小大,一条长线代表2级风,一条短横表示一级风力,把横换成三角形表示的是8级以上风力,一竖,是风杆,表明风的来向,有8个方位。

从生活化的实践入手,学生探究欲望空前高涨,满满的成就感。

五、布置生活化的课外作业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实践探究是无尽的,课后教师要布置生活化的作业,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将实践探究扩展到无穷无尽的生活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课堂接近尾声的时候,让学生课后继续查找、了解更多的天气符号。让学生在课堂外继续将生活与科学勾连,活学活用,让科学为生活服务。

像《今天天气怎么样》这样的课型,一不小心就会把它上成资料介绍、给学生灌输天气知识的课,因此,需要教师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思考基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优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布置生活化的课外作业,打造高效的科学课堂,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切实的提升和强化。

 

【参考文献】

1.刘春兰 小学科学教育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浅析[J] 语文课内外,2020(8)

2.朱文龙  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探寻策略[J] 读与写,2021(10)

3.吴林林 关于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J]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2021(4)

4.于汝静 浅谈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9)

5.吴林林  科学植根于生活——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尝试[J] 华夏教师,2020(33)

6.马芳芳  略论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 [J] 新课程研究,20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