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蒋成荣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蒋成荣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城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费姣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晨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小云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婷婷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施文瑶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婧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媛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思捷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於敏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梦姣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巧抓文眼,优化识字——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例谈

作者:杨思捷  日期: 2025-04-02  点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识字教学是否有趣,方式方法是否多样得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识字的效果、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
教学时,大部分生字是在课文学习中随文出现的。识字教学并不是只采用一种方法,而是多种方法组合在一起,彼此渗透,互相补充,让学生对汉字有一个立体的认识,如“字形分析”、“语境感悟”、“联结自我”等,多种方法交叉使用,便于学生对汉字的准确识记和对课文的深刻理解。
有些生字,字形识记不难,字义理解也不难,如一年级上册课文《比尾巴》里的“比”、《青蛙写诗》中的“写”,还有一年级下册《静夜思》中的“思”、《吃水不忘挖井人》中的“忘”、《一个接一个》中的“接”等。若从课文学习的角度细细琢磨,我们就会发现:这些生字都是“文眼”,能起到统领全文的教学作用。对于这样的生字,教学时就不能让学生认过了记住了,就把它们搁置一边,而要借助这些关键生字,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发挥它们的关键作用。
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我就围绕这个“比”字,把整节课创设成一个小动物比尾巴大赛的情境:小动物去参加比尾巴大赛,忘了带名牌,借助“给小动物送名牌”,认识儿歌中动物名称里的生字;挂上名牌,小动物要参加比赛了,都有哪些项目呢——认识比赛项目中的生字;比赛结束,要授奖牌了,借助“对这些小动物取得比尾巴大赛的各个项目的冠军,你们有没有什么意见啊”这一问题,聚焦学生阅读理解的困难之处,识记相关生字。
教学时,紧扣住一个“比”字,围绕“谁比”“比什么”“比赛结果如何”三大问题构建课堂,就使教学的整体性和趣味性都能得到保障。
再如《一个接一个》一课,我设计了这些问题:“什么一个接一个”“它们是怎么接的”“一个接一个有趣在哪里”“如果还要往下接,你会怎么接”?围绕一个“接”字,可以变换角度多种形式诵读诗歌,让学生在读中了解“一个接一个”的内容,体会“一个接一个”的趣味,也可以学着接一接,实现语言的迁移运用。
识字教学,并无定法,却有规可循。因为记忆只有基于理解才能深刻,生字识记也应如此。教师有意识地做到从生字的纵向演变、横向联系、回归文本等角度去思考、设计教学,就能把生字教得趣味十足又扎实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