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写字:渠道不同,教学策略不同
作者:杨思捷 日期:
2025-04-02 点击:
次
【内容】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
【案例】
师:四人小组合作创编,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仿照书上的句式创编,可以尝试一人编一小节,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合作成一篇《四季新编》。各小组上台汇报。
小组1:菜花黄黄,他对蜜蜂说:“我是春天。”
西瓜甜甜,他对藤蔓说:“我是夏天。”
桔子黄黄,他嘟着嘴说:“我是秋天。”
雪花跳起舞来,他开心地说:“我就是冬天。”
小组2:柳条弯弯,他对大地说:“我是春天。”
知了叫叫,他对太阳说:“我是夏天。”
苹果累累,他红着脸说:“我是秋天。”
蜡梅咧嘴一笑,他高兴地说:“我就是冬天。”
小组3:桃花朵朵,他对蝴蝶说:“我是春天。”
荷叶田田,他对小鱼说:“我是夏天。”
枫叶红红,他挥挥手说:“我是秋天。”
圣诞老人背着礼物,他笑眯眯地说:“我就是冬天。”
【感悟】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四季》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儿童诗。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四季的特征。全诗结构相似,使用叠词和拟人手法,语言亲切生动,再配以适当的图片,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能启迪学生的想象空间。学生对四季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这首诗歌很适合对学生进行看图说话、模仿课文句式创编等方面的口语训练,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和文本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
全诗结构大致相同,四个小节都是先写这一季节里代表性的事物怎样,再写它对谁说,怎么说,说了什么。不同之处是第一和第二小节是谁对谁说,而第三、第四小节是谁怎样地说。在说话训练时,可引导学生对比观察,体会语言表达的变化。诗中叠词“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说出了事物的特征。先让学生以“草芽尖尖”为范本练习用叠词说话,还可以说草芽青青、草芽嫩嫩、草芽柔柔等,再结合画面,引导学生选择富有季节特色的景物,从颜色、声音、形状、动态等方面启发学生运用叠词表达春天其他事物的特点,比如垂柳青青、菜花黄黄、桃花朵朵、蝴蝶翩翩等。在学生表述时,我加以适当点拨,帮助学生恰当运用语言, 使语言更加规范。有了第一小节的铺垫,学生仿说起来也得心应手了,智慧的火花被点燃了,创造的灵感被激发了,一句句生动的儿歌出来了。不同的是,第3和第4小节不再是谁对谁说,而是谁怎样地说,我引导学生通过边读边演的方式体会拟人的妙处,抓住事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描述,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创编的过程体现了由扶到放,由易到难的学习过程,从编一节,到合作编一首,再到独立创编,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语言与思想的共同成长。
联系生活教语文,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语文课程要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生活经验,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获得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