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蒋成荣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蒋成荣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城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费姣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晨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小云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婷婷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施文瑶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婧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媛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思捷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於敏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梦姣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王婧  日期: 2025-04-02  点击:

一、揭题导入,初步感知奇观

1. 同学们,(出示中国地图,标注钱塘江)在我国的浙江省有一条

河流叫作“钱塘江”,这钱塘江大潮堪称奇景,无数中外游客慕名前往 今天我们随着课文一起去“观潮”。

2. 同学们,注意“潮”字的书写,它是左右结构,部件之间要写紧凑,注意相互穿插才美观。教师范写“潮”,学生读题。

3. 课文开篇就这样说: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

1)指板书,课题中的“观”和“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2)比一比两句话,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体会逗号在此表示强调)

教师出示: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3)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二、归类识字,理清脉络

1.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理解

的生字词尝试结合上下文体会。

学生自读课文

2. 学习生字词,指导学生结合词语意思朗读。

1)出示第一组:昂首东望 人声鼎沸 人群沸腾(写观众)

2)出示第二组:闷雷滚动 山崩地裂 风号浪吼(写潮声)

3)出示第三组:横贯江面 白浪翻滚 浩浩荡荡(写形态)

3. 默读课文,思考:围绕观潮,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

三、紧扣“声形”,感受奇观

1. 同学们,说到观潮,那最激动人心的就是潮来时的场面了。让我们跟着文字去亲临这天下奇观的现场吧。

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思考: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真是“天下奇观”?

学生自由朗读。

2. 你从哪里感受到这真是“天下奇观”呢?(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发言中,从声音和形态两个角度进行梳理)

1)预设一:感受大潮声音变化之奇。

① 依据学生汇报,相机出示描写大潮声音的句子,即作者听到的。

② 梳理大潮声音变化的词语,引导学生发现变化特点:闷雷滚动→越来越大→ 山崩地裂。(声音越来越大)

③ 指导学生朗读相关语句,感受大潮声音变化之奇。

2)预设二:感受大潮形态变化之奇。

① 依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描写大潮形态的句子,即作者看到的。引导学生思考,大潮的形态在作者的眼中就好像什么?(一条白线、 一堵水墙、白色战马)

② 从这三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大潮气势越来越大,场景越来越壮阔)

③ 指导学生朗读相关句子,感受大潮形态变化之奇。

3. (播放钱塘江大潮视频)同学们, 一起来看看钱塘江大潮来临时 的壮观场面吧。(观后带着感情朗读第34自然段)

4. (教师出示大潮声音变化及形态变化的词语)同学们,再读读这两组词,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关联吗?

声音变化:闷雷滚动   越来越大  山崩地裂

形态变化:一条白线   一堵水墙  白色战马

教师小结:声音越来越大,场面越来越壮阔,这有着共同的原因,就是大潮越来越近了。

5. 再读课文第34自然段,还有哪些词语也在提示我们大潮越来越近了呢?

1)表示距离:远处、再近些、越来越近。

表示时间:午后一点左右、过了一会儿

2)结合这些词语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呢?

(时间顺序  由远及近)

6. 配乐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想象大潮来时的壮阔之景。再尝试结合关键词语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背诵提示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 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越来 越大……一条白线……

……再近些……水墙。浪潮越来越近…… 白色战马…… 山崩地裂……

四、小结

同学们,钱塘江大潮因其壮阔之势而闻名海内外。据记载,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每年中秋观潮已成为当地的习俗。这节课我们跟随文字,欣赏了潮来时的盛况,那么潮来前、潮退后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布置作业

1. 积累课文中的四字词语。

2. 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