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蒋成荣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蒋成荣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城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费姣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晨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小云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婷婷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施文瑶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婧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媛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思捷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於敏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梦姣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作者:王婧  日期: 2023-12-12  点击:

任务一:认识“迅哥儿”,走进童年的鲁迅

——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等方法认识并会写伶俐、缚”等生字,会写“祭祀、值年”等词语。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能通过概括小标题的方式梳理文章。

3、能够围绕关键语段,聚焦对闰土的描写,体会闰土的形象。

4、借助资料,走近迅哥儿,走迅哥儿的内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能通过概括小标题的方式梳理文章

2、能够围绕关键语段,聚焦“瓜地刺猹”片段,体会闰土的形象。

教学难点:

借助资料,走迅哥儿的内心。

【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情境,了解“迅哥儿”的由来

(一)情境导入

是啊,这就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你知道吗?今年是鲁迅生诞辰142周年,全国各地都争相开展纪念鲁迅先生的活动。我们学校六年级组即将举办“你好呀,鲁迅”班级小型纪念馆。我们的纪念馆分为童年展区、中年展区、晚年展区、人物评价四个展区,今天,我们先来布置鲁迅先生的童年展区,你愿意吗?

(二)“迅哥儿”的由来

1、说到鲁迅的童年,就不得不提起这个名字——“迅哥儿”,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2、出示补充资料。因为自传体小说,是以个人真实经历为主来叙述的,所以这节课,我们就称少年鲁迅为“迅哥儿”。

一起读。(迅哥儿)

活动二、走进课文,认识“迅哥儿”的朋友

1、“迅哥儿”和我们一样,有很多朋友,(出示图片),就是这群共同私塾里读书的“少爷朋友”。而“迅哥儿”也有一个让他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特殊的朋友,那就是——闰土。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迅哥儿”的这位朋友,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5课《少年闰土》(齐读课题)。

2、“迅哥儿”和闰土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呢?(出示自读要求)

3、检查预习

1)同学们得很认真,来,我们来看看文中词语吧,这组谁来读“带银圈 检贝壳 捏钢叉 撒秕谷”

◎仔细看看你发现什么了?(带、检是“通假”,“捏”是方言字)

◎这是我们今天的词语,那我们为什么不改过来呢?请听。(播放音频)

2)看第二组词语“伶俐 毡帽 刺猬 束缚”,读一读。

这排词语读得很准确,其中,我们特别要注意一个字,“猬”轻音,谁来读一读?“缚”注意书写。

(3)出示第三组词语“祭祀  值年  年末  正月

“祭祀”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查找课前资料库,请找到的同学来读一读。

“值年”是什么意思呢?同样去资料库里寻找。

我和闰土我们相识了多久?(一个月)在这么短短的时间里,他们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之间肯定发生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课文围绕闰土写了哪几件事呢?谁能用小标题概括?

4、看来,闰土给“我”讲新鲜事的情节让“迅哥儿”印象深刻,那闰土给“我”讲了哪几件新鲜事呢?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请同学们默读文章6~18段,尝试用小标题概括。

①雪地捕鸟 ②海边拾贝 ③瓜地刺猹 ④沙地看鱼

5、那你觉得这些事中“迅哥儿”最难忘的是哪件事?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6、现在就让我们聚焦到“瓜地刺猹”这件新鲜事,(出示)请同学们默读“瓜地刺猹”片段,说说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抓住关键词句,写写批注。

1你看,这是一组对话,且没有提示语,你不能迅速分辨哪几句是“迅哥儿”说的,哪几句是闰土说的?

知道谁说的,那他们是怎说的呢?我来看看这幅图,讲的人怎么样?(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人呢?(专心致志、如痴如醉)看这幅景,谁能好这段话?现在同桌两人分角色练一练。

③老师想请一组同来表演一下,为了读好他们的话,你能点建议吗?

④请哪组演呢?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里的对话处?(生读)

不加提示语有什么处?

总结:所以,没有提示语的对话就更加能表现对话时心情的急迫。

为什么“我”要问得这么急?

(2)面对“迅哥儿”如此急迫的提问,闰土却依然对答如流,读完这两处对话,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板书)

(3)来,男生做“迅哥儿”,女生做闰土,让我们在朗读中继续感受闰土的形象。(生读)

小结:同学们,读了他们的对话,我们的眼前仿佛就出现了这样一个(  )的少年。

7、同学们,你还能从哪些事中感受到闰土的“经验丰富、见多识广”呢?(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

8、是啊,既然这些事情都可以详细描写,那“迅哥儿”为什么要反复写“瓜地刺猹”呢?

9、同样都是写瓜地刺猹,那第一自然段的写法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同学们,请你好好朗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

1这段文字好在哪里呢?

第一句:(出示四个对仗词)你看,如果老师把他这样排列,它是不是就是一首小诗呢?读一读。送入句中,再读一读。

总结:对仗的词语、相同的结构,读起来朗朗上口,这句话描摹了多么宁静而又美丽的夜晚啊。谁来美美地读一读呢?(生读)

(2)还有哪里写得好?

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总结:你看,时隔多年,“迅哥儿”甚至连闰土刺猹的动作都还记得一清二楚,可见,“迅哥儿”对闰土的情感是多么深刻!同学们,来,让我们看着书中插图、怀揣着“迅哥儿”对闰土深刻而又难忘的情感再来完整地读一读这段文字。

活动三、借助资料,走进“迅哥儿”的内心

1、同学们,现在你面前就有这样一个见多识广、能说会道的闰土在给你讲新鲜事,(出示插图)如果你是“迅哥儿”,你会想些什么?生交流后出示(文中的“不知道”)

2、迅哥儿为什么都不知道呢?(出示图片)对比图片,联系你查找的资料说一说。(生交流)

3、少年闰土和“迅哥儿”有什么不一样?

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迅哥儿”和他的朋友闰土,走进了“迅哥儿”的内心。学到这儿,你认为我们的“你好呀,鲁迅”纪念馆的童年展区中适合放置哪些内容呢?理由。

其实,“迅哥儿活也有许多与众不同的方,课后,请你阅读《故乡》《朝花夕拾》作品,精两个适合放入纪念馆中的料,我们节课继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