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读书》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14个生字,理解词意,读准“传、卷”多音字,理解“津津有味、一知半解”等词语的意思。
2.借助支架梳理文本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3.初步体会字里行间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及读书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多形式梳理信息,了解作者读书经历。
2.品读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及读书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分享平时爱读的书。
一、话题导入,走近作者。
1.谈话导入,揭题《忆读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交流对作者的了解。(出示冰心的简介,说说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二、初读课文,梳理把握。
(一)初读课文
1.自读要求: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②边读边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的?用方框圈出表示读书顺序的词语。
2.检查生字词:
①第一行:读准两个多音字“传、卷”;
②第二行:指导书写“舅”;
③第三行:指导读出作者读书时的美好感受。
3.交流顺序。
4.用一句话来概括她多年读书的切身体会?(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
(二)梳理信息:
1.除了时间,还需要梳理出关于读书的哪些信息呢?(板书:梳理信息)
学生交流,相机板书:书目、感受。
2.快速默读 2—6 自然段,圈出阅读书目、用 画出阅读感受,完成表格,连起来说说冰心七岁时阅读《三国演义》的经历。
阅读时间 |
阅读书目 |
阅读感受 |
七岁时 |
|
|
|
|
3.接下来,请同学快速默读课文7-10自然段,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学习单上的表格,连贯地说一说冰心奶奶其他的读书经历。
阅读时间 |
阅读书目 |
阅读感受 |
十二三岁 |
|
|
中年以后 |
|
|
1980年后 |
|
|
|
|
|
|
|
4.小结。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受。
1.她为什么会感到读书是她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呢?默读课文 2-8自然段,想一想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读书是她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呢?圈画关键词句,用心体会,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感受。
2.抓住关键词交流:
(1)第三自然段①津津有味;②无限期待③含泪上床
(2)第五自然段:哭了两场①质疑②读第5段③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呢?
(3)第四自然段 理解“一知半解”地读;讨论这种方法到底好不好。
(4)出示第六自然段①介绍章回小说。②感受读书的快乐
(5)出示第七自然段:再次感受读书的快乐。
3总结:这节课我们读熟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语,梳理了冰心读书的经历,从而真正感受到了多读书、读书好的这些要点,那选什么书才是读好书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好书的标准。
五、布置作业:
1.基础任务:完成第26课习字册。
2.提高任务:回忆一下自己读书的经历,选择喜欢的方法进行梳理。
3.拓展任务:推荐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
六、板书设计:
26. 忆读书 梳理信息 把握要点
(快乐) 时间 读书好
书目 多读书
感受 读好书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