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蒋成荣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蒋成荣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城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费姣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晨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小云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婷婷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施文瑶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婧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媛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思捷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於敏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梦姣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作者:杨思捷  日期: 2022-08-25  点击: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婆、脊”等8个生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故事内容,能够初步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初步了解故事的起因。

二、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3.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先听首很有趣的音乐,放松一下,

2.歌词说的什么呀?指生回答。讲述故事另一个版本。

3.学生以“从前有座山”开头编故事,生回答

4.今天不是这样了,孩子们从前有座山(画图),山腰上住着一户人家,房子里住着一个老婆婆和一个老公公,还养着一头小胖驴,山上有一只虎,嘴馋,一心想要吃这头小胖驴。山下有一个贼,一心想要偷这头小胖驴。听出来没,老师讲的是哪个故事呀?

5.漏,书写“漏”

(二)整体把握

这是一个民间故事,你知道什么是民间故事吗?指名回答,这个故事中都有哪些人物?

1.对,有老公公,老婆婆。我们把他们请出来,(贴图)还有呢?

2.对了,有一头小胖驴。(拿纸认读)这是一头( )民间故事像这样的口语化表达特别多,(),你再读,多可爱的(),一起说。读好这些口语化的表达

3.还有谁?贼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小偷)(贴图),小偷的口语化表达就是(贼)。贼住在山下。孩子们,你们看,出示:一个人手里拿着兵器来盗取钱币,这就是贼。这个贝是古人用的钱。这是金文的贼,这是人,这是钱币,咱们的古人是不是特别智慧?一幅画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就像一幅画。这是篆文,把代表钱币的贝放到了前面,后面是人拿着兵器,盗取财物,这是隶书,这是楷书,孩子们伸出手,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个字。拿起笔,在语文书后面的田字格里描一描这个生字,注意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

4.接着说,这个故事中还有谁?指名回答。还有一只老虎(贴图),它住在山上。

5.现在有人能借助黑板上的图示,用一两句话介绍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吗?老公公和老婆婆养了一头小胖驴,住在山上的老虎想吃小胖驴,住在山下的贼想偷小胖驴。

(三)诵读“巧合”

1.老虎惦记着这头小胖驴,贼也惦记着这头小胖驴,可真是巧合呢!(板书:巧合)难怪人们说:无巧不成书呢!课前,同学们已经充分预习了这篇课文,课文中像这样的巧合多吗?那就赶快打开课本,把这些好玩的巧合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生回答,教师相机点评。

2.按照课文的地点变化顺序,来把这许多的巧合把课文捋一捋。老师和学生合作,老师说地点,学生说巧合。

1)驴圈里养着一头小胖驴……

2)屋子里,无巧不巧,听到老婆婆说怕漏……

3)一路上……

4)歪脖子树跟前……

5)两人想想不甘心……

6)山坡下……

7)天亮了,房子里……   

3.比较故事形式,课文中的讲述方式以及表格式的讲述方式,更喜欢哪一种?

4.其实我们刚才这样说是复述故事的一种形式叫大致讲,它能帮助我们大致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这堂课我们讲的就是你们想听的那种,叫细致讲,把它讲得生动有趣,好玩,让你听了还想听。

5.师生合作朗读故事,老师读写虎的,学生读写贼的,注意老师的语气节奏以及动作。

6.同桌两个人配合着读一读,其他同学在下面做评委,点评两位同学的朗读演绎。

7.学了这么多别人的优点,相信你们一定能在别人的基础上更有进步。(一个老婆婆,一个贼,一个虎)你们静静地听,他们怎么来读好这个故事。生点评

8.这次老师还是和你们合作,看看我和谁的默契度更高。我走到谁那,就轮到谁说。注意老师的语气,表情,来吧。

山上住着一只虎,()虎嘴馋,一心想吃这头小胖驴。( )虎来了,()、虎用爪在墙壁上抓()墙被虎抓了一个窟窿()、忽然他们听到一个声音。( 方言)

有点儿迷惑了,哪只虎听明白了?你听明白了,老婆婆在说什么?注意,这会儿你不是老婆婆了,你是虎。老婆婆说她(     )。哇,这可真是一个见过世面的虎。你听懂了吗?老婆婆说她()你看,这只加过世面的虎,人话都能听懂。故事就是这样子,不同地方的方言就说出不同地方的韵味。

这个见过世面的虎一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贼)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这时候,贼腿脚发软,脚一滑,落到了虎背上。虎撒腿就跑。(贼)

9.把这个巧合讲好就是复述故事。换个顺序,先说贼呢,你们会讲吗?四个学生配合。(2个讲贼,2个讲虎)

10.用自己的话加上自己的创作讲一讲,更好玩儿。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有的孩子是这样讲的,虎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有8只眼睛,16条腿,哇,太可怕了。贼想(3个生交流)。

11.这个漏果然很可怕,你们发现没有,加上我们自己的想象,这个故事就变得更有趣了。现在咱们4人小组合作,还是讲故事的第一部分,看看谁讲得最好玩儿。推荐故事大王,来讲一讲。

(四)总结回顾

1.这么短时间,就能加入自己的创作,把故事讲出来了,真厉害。咱们今天讲的故事是漏,其实这个漏是漏雨,故事的开头也提到了。你们读开头,老师读结尾。师生配合。读着读着,听着听着,你发现什么奥秘啦?

2.故事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巧合接着一个巧合,让这个故事趣味盎然。下节课,我们可以用上本节课学到的方法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其他部分,那样,民间故事经过咱们班的再创作,就成了属于咱们班的民间故事——漏。老师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