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读准“拱”“济”“爪”等字,会写“赵”“县”“且”等字,理解“世界闻名”“创举”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并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能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赵州桥的设计是个“创举”,初步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并学会抓住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的学习方法。
难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给定的词语清楚、流利地介绍赵州桥。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三种桥的图片,引出赵州桥。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2.检查预习情况。(分行读)
3.赵州桥有什么特点呢?(雄伟、坚固、美观)你从哪里读到的呢?(“赵州桥非常雄伟”、“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指导读好这两句话。读读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它们都在第一句,都是这段的中心句,是关键句。再来读读这句话“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下面是写的美观,那么坚固是在哪里写到了?(上面,第二自然段),所以这句话还起到了连接了上文,引起了下文的作用。
4.小结:所以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可以找到像这样的关键句来了解课文的内容。
三、深入研读,提取信息。
1.那么课文第一自然段写的什么呢?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从中你知道了什么?(出示第一段)谁来读一读呢?这段告诉我们什么呢?
2.小结:读了这个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这座桥在哪里,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世界闻名的桥。带着感情读好第一自然段。(个别读、齐读)
3.这座赵州桥体现了,引读——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四、感悟“雄伟、坚固”,了解“创举”。
1.那么,作者是如何具体清楚地写出了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圈圈画画。
2.同学们真会发现:
①“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句话你从哪里读出它的雄伟了,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抓住“桥长五十多米”“九米多宽”,读词、读句子。)
②“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聚焦一下这句话,这句话里面哪些字词让你看出它的雄伟?(抓住“横跨”、“全部”等,指导朗读句子)
③“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为什么这么设计?追问: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原来这个设计有这么好的用处,作者是怎么样把这两个优点连起来的呢?用了个“既……又……”这一对关联词写出了赵州桥这个设计的两个优点。正是这种独特的设计,才让赵州桥如此坚固。
3.怪不得作者要惊叹:这种设计,是一个伟大的——创举。甚至是一个奇迹!指导朗读。
4.同学们,赵州桥不仅实用,还这么美观。这正是体现了,引读——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此时此刻你就走在赵州桥上,会想些什么呢?交流并齐读第二自然段。
五、导游介绍,拓展延伸。
1.做小导游。老师出示四个词“世界闻名、雄伟、坚固、创举”,学生试着选用这些词语来介绍赵州桥。
2.小结:今天我们初读了课文,通过抓住具体数字以及像“横跨,全部”等一些关键词和像“既......又......”一些关联词把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写清楚,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赵州桥,去看看作者是围绕美观这个特点写清楚的呢?
六、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
2、请你用上“世界闻名、雄伟、坚固、创举”四个词语,当一当小导游,将赵州桥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七、板书设计
11、赵州桥
雄伟
世界闻名 坚固 创举
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