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烨玲
一、导入
视频导入,出示朗读者节目中的片段介绍作者梁晓声。梁晓声说过这样一句话,全班齐读!是母亲支撑着梁晓声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所以梁晓声满怀激情的写下了这篇慈母情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这深深的慈母情。
二、整体感知
1、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课后的生字在文中圈画出来。
2、检查学习效果,开火车读词语。
3、指导书写生字“脊”
4、攻克了字词关,老师想考考大家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请同学们合上书本,拿出练习纸,在括号中填入你认为正确的词语。
(1)指名读这段话。注意多音字龟
(2)谁看到过龟裂的手?
(3)特别难写的字:攥,闭上眼睛,伸出左手手掌以及右手手指,在掌心上工整的写上攥这个字。
(4)全班齐读这段话,鼻子一酸是种什么感觉?大家想一想我向母亲要钱买书,母亲给了吗?给了多少?一分都没有少,母亲说过责怪的话吗?可此时的我只有被泪水洗刷过的四个字,鼻子一酸。
三、精读课文
1、(1)这是为什么?我为什么会鼻子一酸?打开课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我为什么会鼻子一酸,在找到的句子下方画上波浪线。
(2)出示句子: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齐读。
(3)什么叫震耳欲聋?
(4)发出来的噪音耳朵都快要震聋了,假如是你在现场,你会有什么反应?找到这种感觉,再读。
(5)面对震耳欲聋的噪声你一刻都不想待下去,你想马上离开,但是我的母亲,她能捂住耳朵吗?她能离开吗?我的母亲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再读!想一想这震耳欲聋的噪声停止过吗?消失过吗?依据何在?请在书上找找依据。
(6)我的母亲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这还只是在今天,在我进入工厂到离开工厂这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可以想象昨天的母亲,明天的母亲都只能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明年后年,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我的母亲只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孩子们,当我看到自己的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心里是什么滋味?
(7)这所有的滋味搅在一块,我的鼻子怎能不为之一酸呢?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
(8)为了体现慈母情深,这句话能少吗?一次又一次大声的喊大声地问能少吗?这些场景描写一个都不能少!
2、让我们继续交流,还有哪些地方令我鼻子一酸?
(1)出示: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这句话写的很特别你发现了吗?哪里特别?齐读,体会这与众不同的写法。对比句子,自由读一读,这两句话带给了你怎样不同的感受和味道?
(2)看过电影中的慢镜头吗?哪句话更能体现出慢镜头的感觉?你觉得慢镜头的作用是什么?
(3)闭上眼睛,师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背?然而这结实、挺直的背不见了。
(4)闭上眼睛,我们继续来看这个慢镜头,师读:转过身来了,你看到了一张怎样的脸?然而这红润年轻的脸不见了。
(5)闭上眼睛,你看到了一双怎样的眼睛?然而这水灵灵的眼睛不见了。
(6)带着这样的体会和感受,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就在那一天,我突然发现,我的母亲竟如此的瘦弱,如此的憔悴,就在那一天我突然发现母亲那红润的脸不见了,那炯炯有神的眼睛不见了,那曾经笔直的背不见了。去哪了?
(7)当我第一次真真切切的发现我的母亲变成这样的时候,我的鼻子怎能不为之一酸呢?带着感受读!
四、总结提升
伴随着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这节课渐渐接近尾声了,这节课我们通过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以及细节,知道了作者鼻子一酸的原因。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情感。
五、课后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试着写一写。
六、板书设计
慈母情深
场景
鼻子一酸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