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蒋成荣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蒋成荣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城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费姣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晨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小云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婷婷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施文瑶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婧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媛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思捷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於敏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梦姣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作者:费姣  日期: 2022-05-31  点击: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全文,初步了解科幻小说的有关知识,感受科幻小说想象奇特的特点;

2.读懂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感知了解过去的“书”和现在的“书”,过去的上学上课和现在的上学上课有什么不同。

3.思考课文的内涵,感悟作者对教育、学习等问题的独特思考。

【教学重难点】

了解科幻小说的有关知识,感受科幻小说想象奇特的特点

了解过去的学习方式和现在的学习方式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那老师请你们看个电影吧!

播放《流浪地球》混剪视频

1.这是哪部电影的片段?这是电影《流浪地球》的片段。这部火爆全国的国产科幻电影改编自我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没看过的同学课后可以去看看,感受科学幻想的魅力。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科幻小说,它的作者是——艾萨克阿西莫夫

3.谁能来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他。

生平介绍:艾萨克·阿西莫夫,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阿西莫夫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科普作家”“这个时代的伟大阐释者”和“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教育家”。

主要作品:《基地系列》《机器人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等。

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艾萨克·阿西莫夫笔下的未来世界。

5.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6.读了课题,同学们心中有什么疑惑呢?

预设:他们是指谁?那时候是哪时候?什么事情那么有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题意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我们之前提出的问题,看看能不能解决,并试着用一两句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读完了,同学们找到答案了吗?让我们一起来解开这些疑惑吧!

预设:他们指生活在现在的我们。

那时候指我们生活的现代。

多有趣指的是我们现在学习生活。

2.能用一两句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课文主要写了玛琪和托米由一本真正的书展开了围绕老式学校和未来学校的讨论。

三、精读课文,比较异同

1. 同学们,这是一篇带星号的阅读课文,课文前有一段阅读提示,我们一起看看它提出了哪些问题?

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有什么不同?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2. 抓住这两个问题,我们就能读懂这篇科幻小说了。

3. 玛琪生活在未来的22世纪,居然会觉得老式学校有趣,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用     画出描写未来上学方式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现在上学方式的句子,然后提取关键词,比较异同,完成表格。

   现在  未来
 相同点    
 不同点







汇报下自己的学习成果

预设:相同点:都有课本,都有老师,都有测试,都有上课

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课本、教师、作业、考试等等,只是在形态和方式上存在很大的不同,谁能具体说说他们存在的不同?

预设1:课本不同:

现在:①所有的故事都是印在纸上的。

②书页已经发黄,皱皱巴巴的。他们读到的字全都静止不动。③读到后面,再翻回来看前面的一页时,刚刚读过的那些字仍然停留在原地。

未来:他们通常在荧光屏上看到的那样,顺序移动

课本

纸质课本

电子课本

预设2:授课教师不同:

现在:真人

未来:那个机器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给她做地理测验题,她一次比一次的糟。机器老师  

授课教师

真人老师

机器老师

预设3: 学习地点不同:

现在:他们有一个专门的地方,所有的孩子都到那儿去上学。

未来:①我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家里来教我功课。②他们还没看完一半,玛琪的妈妈就喊了起来:“玛琪!该上课了!”

学习地点

专门地方

在家学习

预设4:学习模式不同:

现在:①“所有的孩子都学一样的功课吗?”“那当然,如果他们的年龄一样的话。”②附近所有的孩子都到一处去上学,他们在校园里笑呀、喊啊,他们一起坐在课堂里上课;上完一天的课,就一块儿回家。他们学的功课都一样,这样,在做作业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互相帮助,有问题还可以互相讨论

未来:①那个机器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给她做地理测验题,她一次比一次的糟。②我认为是这个机器里的地理部分调得太快了些,这种事是常有的。我把它调慢了,已经适合于十岁孩子的水平了。③一个老师是需要调整的,好适合他所教的每个孩子的智力。另外,对每个孩子的教法都应该是不同的

学习模式

功课一样,一起上课,互相帮助,互相讨论

不断调整,单独学习,人机对话

小结: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在未来的学习中,依然有课本,有教师,有作业,有考试,只是随着的科技的发展课本的形态、授课的教师、学习的地点、学习的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说科幻小说的构思首先要遵守基于现实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想象,它是人类对科技发展的展望,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幻想。(板书:基于现实、大胆想象)

四、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两种上学方式的异同,也知道了玛琪讨厌未来学校,反而觉得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更有趣。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找一找玛琪为什么这么讨厌未来的学校呢?又为什么觉得我们现在的学校更有趣呢?

预设:①玛琪为什么这么讨厌未来的学校呢?

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学校?学校有什么好写的?我讨厌学校。”玛琪一向讨厌学校,而且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憎恶它。那个机器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给她做地理测验,她一次比一次答得糟,最后她的妈妈发愁地摇了摇头,把教学视察员找了来。

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学校,怎能让玛琪喜欢呢?

你能不能把这种讨厌读出来?

②玛琪为什么觉得我们现在的学校更有趣呢?

玛琪叹了口气,去上课了。她脑子里还在想着当她爷爷的爷爷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他们上的那种老式学校。附近所有的孩子都到一处去上学,他们在校园里笑呀、喊啊,他们一起坐在课堂里上课;上完一天的课,就一块儿回家。他们学的功课都一样,这样,在做作业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互相帮助,有问题还可以互相讨论。

小结:大家发现了吗?原来玛琪喜欢的是有小伙伴的陪伴,她想和大家一起在课堂里上课,一块儿回家,学一样的功课,她们还可以互相帮助,互相讨论,这一定很有趣!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们现在有趣的学习模式。

五、发挥想象,畅想未来

1、同学们,你的想法呢?你觉得哪一种学习方式更有趣呢?为什么?

学生交流

2、看来,不管是现在,还是作者笔下的未来的学习方式都有不如意的地方。如果让你来设计未来的学习生活,你想怎么设计呢?请大家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现实的基础上大胆的设想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呢?

小组讨论,并与大家分享交流。(生思考,生讨论,师巡视)

我们来听听这位同学对未来生活的畅想吧。

学生交流

预设评价:

△听了你的设想,老师恨不得现在就跨越时空,去感受一番呢!

△相信这样的未来学校没有人会不喜欢的。

△玛琪再也不用担心一个人上学的孤单了。

△老师都恨不得赶紧穿越到你们描绘的那个年代去,那肯定非常有趣!

△是啊,未来的老师如果是这样的,谁会不喜欢呢?

△如果玛琪的老师像你说的这样,她肯定就不会有这么多烦恼了,她也不会讨厌上学,不喜欢机器老师了。

小结:看来你们也有当科幻小说家的潜质!听了你们的设想,老师迫不及待地想到未来的学校去看一看,我相信到了那个时候,你们中的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一定有一些会变成现实。

六、总结课堂

小结:学习了这篇有趣的科幻小说,我们已经知道科幻小说就是一种基于现实进行大胆想象的文学作品。其作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预言性。你看,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写于19世纪,但是啊他当时的很多幻想在今天都成为了现实,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就被命名为鹦鹉螺号,所以说敢于想象就能成就伟大。

七、作业布置

1.推荐阅读艾萨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

2.课后可以继续想一想未来的学校还可能是什么样的?将你的想象用笔写一写或用笔画一画。

板书设计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现在           未来

课本形态      纸质课本       电子课本

授课教师      真人老师       机器老师

学习地点      专门学校       在家上课

学习模式      功课一样       不断调整

              一起上课       单独学习

              互相帮助       人机对话

              互相讨论

              基于现实       大胆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