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习作6《记一次游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孩子在小学教育中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的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快速发展,是培养写作和阅读能力的关键期。
我班孩子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的内容写清楚,但在细节描写上还需加强。在第五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把一件事写清楚”的方法,为本次习作奠定了基础。在三年级,学生也学习了使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的方法,在本次习作中,学生也应自主修改并规范誊写,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二、教材解析
本次习作的话题是“记一次游戏”,要求学生写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及印象比较深的地方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材第一部分通过列举“丢沙包、抢椅子、跳长绳” 等游戏引出本次习作的话题,也点明了玩游戏的价值、意义,旨在唤醒学生对游戏的记忆与体验,感受玩游戏的快乐,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教材第二部分针对玩游戏和写游戏作了提示。在玩游戏方面,要求集体玩一个游戏,并对所玩游戏的类型、场地作了提示。为了写好游戏,让学生现场玩游戏,并把刚玩的游戏写下来。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观察、体验,既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习作素材,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在写游戏方面,提示可以写本次共玩的游戏,也可以写自己以前和其他人玩过的游戏。其目的在于强调玩游戏是写游戏的前提与基础,引导学生进行真实写作,同时为习作选材打开思路。
教材第三部分对如何写游戏作了具体的指导。以问题的形式提示学生可以按“游戏前、游戏中、游戏结束后”的顺序,把游戏的过程写清楚,并写出印象比较深的地方,以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泡泡提示可以拍摄一些游戏场景,以便习作时再现场景,帮助学生把游戏中印象比较深的地方写清楚。
教材最后提出了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把游戏写清楚,可以写写当时的心情,习作题目最好能反映自己的感受。还对修改作了明确要求:用修改符号改正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并把修改后的习作誉写清楚。
三、教学目标
1、感受游戏的有趣,丰富体验,乐于表达。
2、能按照游戏的先后顺序,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有序地写出游戏的过程,重点突出游戏的“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游戏的过程写清楚。
难点:把游戏写得生动有趣。
五、资源与工具
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鼓、花、纸等。
六、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你们平时最喜欢做什么游戏呢?是怎么玩的呢?(交流)(铃响)我们就交流到这里,小朋友们准备好上课了吗?上课!
(一)谈游戏,引入新课内容
刚才,小朋友介绍了那么多有趣的游戏,说的老师心里也痒痒的,能不能让我也参加,跟你们一起做个小游戏?名字叫做“击鼓传花”(贴出:击鼓传花)。想玩吗?
【设计意图:教学紧紧围绕本次习作主题展开教学。以交流喜欢的游戏入手,引出我们今天要做的游戏,激发学生玩游戏的兴趣。】
(二)玩游戏,注意仔细观察
A.第一轮游戏
1.出示游戏规则:(请一位同学大声读一读)老师击鼓,鼓声响起时,老师抛出花,接到的同学按座位的前后顺序依次传开,当鼓声停时,拿到花的“幸运儿”就要上台抽取要完成的任务。规则明白了吗?
2.预备——(击鼓,但老师假装抛花,敲一会停)
游戏马上要开始了,感觉怎么样?(板书:紧张)
为什么紧张?(怕传到自己,怕没接到,怕要上台表演节目……)
小结:看来游戏开始前同学们有点小紧张,也有点小兴奋。(板书:紧张)
3.好!游戏正式开始!传花的过程中,请你注意听、注意看哦。 Let’s go!(老师击鼓抛花)
第一位“幸运儿”产生啦!不过,老师先来采访下其他同学。
(1)刚才传花的过程中,你听到了什么?
预设(1):听到鼓声咚咚咚。
你觉得这鼓声像什么呀?(那鼓声就像战鼓)敲得人好紧张啊!
预设(2):听到周围同学在催促。
他们在催促什么呀?(催前面的人快点传,说着“快”“快”)可真是热闹啊!
(2)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1):一开始还没扔的时候,同学们的眼睛直盯着老师手中的花球。
哎呀,大家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预设(2):同学把花抓起来就扔。
教师引导:是呀,我看他抓的哪是花球,简直就像什么?花在你的眼中像什么呢?炸药包,烫手的山芋。
你可真棒,还能说花球像是炸药包,真厉害!
(3)谁传花的动作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他是怎么传花的?能用一两句话来说一说吗?同桌先练一练。
A、一把抢过花,站起身来,抛了过去。(抢 站 抛)
小结:他用上了抢、站、抛这三个动词,把同学传花的动作说得真清楚啊!
你还看到了哪些同学别出心裁的传花方式?
B、他转过身,接过花球,往前砸去。
你真了不起,用上了转、接、砸,一组连续的动作,把传花、接花说明白了。
C、已经轮到传花的同学也可以说说自己是怎么接花、传花的。
小结:你们看,用上一些准确的动词(板书:……),就能把各种各样传花的动作说清楚了(板书:动作)
4.现在让我们掌声欢迎这位幸运的同学上台(学生上台)幸运儿已经上台了,看到你轻轻松松地坐在下面,心里在想些什么呢?(好开心啊,终于没叫我上台表演节目。板书:开心)
5.现在,看看你的任务吧。
今年是虎年,就送你一只小巧虎,祝你新的一年,虎虎生威!此时此刻,你又在想些什么呢?(本以为要表演节目,没想到有意外的惊喜)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祝贺他!
B.第二轮游戏
1.现在你们想拿到花吗?你一脸兴奋的样子,在想些什么呢?你呢?(看来,都很期待得到礼物。板书:期待)你看,游戏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理一直在变化着。(板书:心理)
好,第二轮游戏继续!好戏还在后头呢!
2.(鼓声停)老师刚才注意到,你把花抱在手里,不肯传下去,为什么呀?(想要拿礼物)(哈哈,看来你很想拿到礼物)
老师看到这位同学传得特别快,又是为什么呢?(不一定有礼物,害怕表演节目)
3.现在让我们掌声有请第二轮的“幸运儿”上台。(学生上台)你是第二轮的幸运儿,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吗?(板书:激动)你会抽到什么任务呢?大家静下心来,我们拭目以待!
4.请读出你的任务。
不是每个人都有礼物哦!你现在的心情是?为什么?
5.没关系,游戏嘛,重在参与,重在娱乐,没有人会笑话你。请你表演吧!
6.现在,谁能做个解说员来描述一下,他是怎么表演这个成语的?
(他右手揉着眼睛,身体不停地摇晃,“呜呜呜”伤心地哭着。突然, 他放下了手,咧开嘴嘿嘿地笑了起来。)
小结:你观察得可真仔细,描述得可真详尽,你看,抓住动作、神态,就可以描述得更加生动形象。
【设计意图:设置两轮游戏,不同的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这样,孩子们的好奇心、好胜心都会被激发,游戏的乐趣也将增加。游戏结束,立刻提问学生观察到的动作,采用慢镜头动作分解,易于学生理解、表达。通过真实的游戏环节,学生呈现的心理状态也都是真实的、多样性的,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例文,懂得记录方法
1、老师看到游戏中的小朋友们玩得可欢啦!游戏over!现在你觉得“击鼓传花”的游戏怎么样?(板书:有趣)这就是游戏后的感受。怎样把这个有趣的游戏介绍给你的朋友们呢?让我们看看今天的例文,请你自由朗读例文(出示例文)想一想,这两个片段分别介绍了什么游戏?
2、好孩子们,抬起头,告诉老师这两篇分别写了什么游戏?
3、吹泡泡这个游戏有趣吗?作者是怎么写出有趣的呢?
通过心理活动:“我的泡泡啊,你在哪里?”写出“我”当时的紧张,越紧张就越有趣。(指板书:你看,刚刚我们击鼓传花时,同学们的心理活动也很丰富。)
通过语言描写:“啊!太好了!我终于吹出泡泡来了”写出游戏的有趣。
这段抓住内心感受、语言,写出了游戏的有趣。
4、老鹰捉小鸡例文中,你从哪里感受出游戏的很好玩呢?
这段抓住了“张、躲、扑、挡、抓”等准确的动词,把这个游戏写得十分有趣! (指板书:刚刚我们玩击鼓传花时,同学们的动作也是各种各样的。)
小结:两段例文中,小作者抓住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把游戏的有趣、好玩表现出来了。
【设计意图:学生自读例文,得出作者是抓住心理、语言、动作等将文章写有趣的。通过例文,再次加深对写作技巧的掌握,同时,把例文与“击鼓传花”游戏融会贯通,更能加深学生对游戏的感受,为下面自己习作奠定基础。】
(四)写习作,达到训练要求
1.现在就让我们学着例文的方法,把刚刚参与“击鼓传花”游戏的过程写下来,让更多人分享你们的快乐吧!由于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就选择一个场景写一写。可以写写同学传花的经过,可以写写自己是怎么接花、传花的,还可以写写“幸运儿”的精彩表现,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场景进行描写,把游戏的有趣、好玩写清楚!要求做到:语言通顺、动作清楚、心理真实。现在就让我们拿起笔开始习作吧!
2.学生自行习作。
3.评议、交流。
(出示:把活动写有趣,做到:语言通顺、动作清楚、心理真实)
我们来对照着习作要求进行点评,如果他语句通顺,给他一颗☆,能把动作写清楚,给一颗☆,写出真实的心理活动,再加一颗☆,看看谁的习作能体现出活动的有趣来,得到三☆作文!
点评:你看,介绍传花的经过,这位同学先总的讲讲全班同学的表现,然后抓住几个最有意思的同学的表现,写得真有趣。这种方法我们上学期就学过了,这位同学今天运用了,真棒!
刚刚我们是选择了游戏的一个场景来写,其实把这几个场景连起来就是一轮游戏的经过了。大家写得可真有意思!
【设计意图:在学生口头表达后,直接出示习作任务,让学生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来写,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出示习作要求,学生可以对照要求逐条检查,看看谁的活动写得最有趣。】
(五)齐交流,总结收获感想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机动)
2.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希望大家用美妙的文字将快乐延续,下节课,我们还要写一写游戏前、游戏后,这样整个游戏的经过就完整了。下课!
八、作业设计
完成并修改自己的作文。
九、板书设计
记一次游戏活动
抓 接 扭 扔 抛…… 击鼓传花 有趣 动作 心理
紧张 期待 激动……
十、学习评价
(一)乐于表达
一提到作文,许多学生都觉得无处下手,即使有话也不知道怎么说,借这次课堂游戏,可以让学生集体感受游戏的乐趣,乐于分享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这样大家不再因为没有写作素材而烦恼。
(二)善于观察
四年级的学生观察能力方面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所以本课,在教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更好地掌握了观察方法,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动作、心理等,提炼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
(三)勤于思考
习作是学生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课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方面我让学生在已经学习的课文中积累字词及相关语文知识,另一方面也注重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