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蒋成荣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蒋成荣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城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费姣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晨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小云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婷婷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施文瑶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婧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媛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思捷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於敏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梦姣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表里的生物》评课稿

作者:陆婷婷  日期: 2025-04-03  点击:

以问为梯,拾级而上

——评《表里的生物》问题链设计中的思维生长轨迹

在《表里的生物》教学中,无锡市华庄中心小学的糜丹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将儿童哲学启蒙与语文要素落实巧妙融合。从表里为什么有生物的朴素发问,到这样的探究有意义吗的价值叩问,课堂上的每一个问题都如同思维攀登的台阶,在保持儿童认知本真的同时,推动思维向纵深处漫溯。

一、追问之:搭建认知脚手架

教师以时间词为抓手设计的追问序列颇具匠心。小时候一天有一次此后有一回后来这组时间标记的捕捉,不仅是梳理文本脉络的显性线索,更是破解科学探究本质的密码。当学生将零散的时间节点与观点猜想观察求证结论的探究流程对应时,实际是在经历科学思维建模的过程。这种将叙事时序转化为逻辑序列的思维训练,让学生加深了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的论证结构的理解。

二、辩问之:培育实证精神

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这一论断的思辨过程堪称课堂华彩。教师通过为什么要举鸟狗蝉虫的例子?”“钟表和三弦的例子有何深意?等追问,引导学生发现主人公论证中的逻辑裂缝——物体发声必有生命体驱动的机械论认知,与人造器物需外力作用的观察经验混为一谈。这种对儿童朴素认知的解构,恰是培养实证精神的绝佳契机。当学生意识到反例证伪的价值时,科学思维中最珍贵的怀疑品质已悄然萌芽。

三、叩问之:抵达哲学启蒙

终极之问这样的探究有意义吗的抛出,将课堂推向哲学思辨的高度。教师没有停留在保护好奇心的浅层解读,而是通过冯至的人生轨迹回溯,揭示科学探索的本质价值:重要的不是结论的正确性,而是思维方式的塑造。这种将个体童年经验与人类认知规律相勾连的教学智慧,使语文课堂成为孕育科学精神的摇篮。当学生懂得错误的猜想可能比正确的结论更珍贵时,单元导语中好奇与思考的种子已深植心田。

从具象的时间链条解析,到抽象的科学思维建模,再到形而上的探索价值体认,这堂课的问题链设计展现了梯度进阶的思维培育艺术。在单元整体视域下,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完成了单篇文本的深度耕犁,又为后续《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等科幻作品的阅读架设了思维桥梁,真正实现了用教材教用教材育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