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长得好,必须要写
教育部原部长周济指出:“一个不搞科研的教师,成不了第一流的教师;不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教师,是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的教师。”孙双金老师将2009年定位为“论文写作年”,要求学校行政班子每个人都立军令状。他自己率先表态,在一年时间里,要在省级刊物发表15篇文章,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绩效工资一分钱不拿。最终,他一共发表了34篇。
如何才有了这样的成果呢?名师们也给出了答案。周卫东老师说他珍惜每次外出学习、求教的机会,遇到名师名家,就千方百计套近乎,以期得到他们的指点。回去后,力求在第一时间整理成文,或实录或心得。多年来,他整理了上百万字的学习心得、教育教学研究资料,不断地为教育教学注入新鲜的理论血液。贲友林老师说我们要珍惜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哪怕再小,只要是自己的想法,都要把它记录下来。20年来,他一直坚持写教学手记。
对于写作,我们常抱怨没时间、没精力去思考,而贲永林老师则认为,这句话要反过来:因为你没有思考,所以你更忙。教师的写作能力决定着能否在专业发展上走向更远。教师可以依托写作,从平庸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管建刚老师通过写作,从村小走到了中心小学,从普通教师走到了名师。写作的素材从何而来,从教育生活的点滴而来。班级活动所激起的思考,备课过程中有独到的发现,课堂中得意或遗憾的地方……及时记录下这些细小的片段,也许这其中就包含着珍贵的思想。写作有助于自己的专业提升,只要坚持,一定会在专业化道路上有所收获。
名师的故事是我在教育道路上的灵感和指引。我相信,只要我们怀着热情和奉献精神,坚持不懈地追求卓越,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改变世界的教育者。愿我们都能在成长的旅途中,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断进取的勇气,以名师们的智慧为指引,共同铸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