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蒋成荣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蒋成荣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城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费姣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晨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小云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婷婷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施文瑶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婧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媛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思捷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於敏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梦姣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品经典之道  悟名师之理

作者:蒋成荣  日期: 2024-04-12  点击:

蒋成荣致用语文名师工作室

 (主持人:蒋成荣 )研修简报

(第14 2023 1119日)

主持人:蒋成荣                  活动形式:课堂观摩+专家讲座

研修主题:品经典之道  悟名师之理

编委: 蒋成荣、秦大方            审核:蒋成荣

 

 

 

目录

1.名师精彩课堂................................ 03

2.专家前沿报告................................ 07

3.学员学习感悟 ................................08

 

 

 

 

 

1117日至19日,第34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太湖明珠——无锡隆重举行,蒋成荣致用语文工作室12名成员在导师蒋成荣的带领下,共赴无锡南长街教育集团研讨学习。名师们构思巧妙的教学设计,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吸引着工作室成员聆听、思考、分享、收获。本次活动有蒋成荣致用语文名师工作室张梦娇主持。

12

 

1

【一、名师精彩课堂】

5王崧舟老师执教《走进晚年鲁迅先生》。从单元主题“致敬鲁迅”出发,将教材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有的人》两篇课文有机统整。一张“摘录卡”,完美地统整了三项任务:概括文章内容;表达了自己的阅读感悟;学会了提炼有价值的信息,形成实用性表达方式,并进行转换迁移。诗意的语言,精妙的构思,师生全情投入,回味无穷。

 

6薛法根老师执教《忆读书》。课堂中,薛老师利用一张学习单,一条学习主线,三个板块“理——寻——用”串联全文,带领学生快速、简洁、有序、准确地理出好书标准,并让学生学以致用,回归文本,利用本节课所学评论《忆读书》是否是好书带领学生梳理读书经历,探寻读书经验,最后用好书的评价标准评一评本课。薛老师细致有效的指导,幽默睿智的点评,恰到好处地推动了教学的进程,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7杨冬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有温度、有深度的思维进阶课堂——《慈母情深》。舐犊情深,为母则刚,杨老师以单元导语引入,引领学生进入父母亲情构筑的感人世界。情之所系,关乎细节,杨老师以搜寻细节这一大任务驱动学生阅读,抓住一点写体会,引导学生整合思维,深度思考。学生自由阅读、批注,初步感受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再聚焦震耳欲聋的噪声,并联系文中有关噪声的细节描写,引领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走进文本,感受母亲的辛苦。

 

糖果老师许嫣娜执教《曹冲称象》一课。许老师将随文识字无痕地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称”和“秤”的教学,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字源,还知道了字义,更通过练习区分了两个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许老师展现出极大的亲和力,逐步引导学生发现、思考和表达。她与学生在教育旅程中共同享受美好的学习体验。

 

肖绍国老师以一种新的视角,领着学生回望走过的台阶。肖老师以《丁香结》《桂花雨》《梅花魂》三份文本资料为主,联结古诗文、现代诗歌,把“花之语”展现的淋漓尽致。肖老师用单元主题、单元导语、作者简介作阅读方法指导,由扶到放,巧妙引导学生读中悟,诗意般的语言动情、动性,无不推动学生步步深入理解“花之语”、“花之情”。

 

周益民老师的《神奇宝物》一课, 比较阅读《聚宝盆》《望娘滩》《渔童》三个民间故事,探索和发现民间故事。由《渔童》起始,看图片回忆内容,综合锻炼学生知识的选择,语言的表达等能力,再出示思维导图理清文脉,聚焦宝物的神奇之处,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思考问题,让学生思考宝物的奇特之处。整堂课激荡着思维的火花,学生们在思维的碰撞中领悟民间故事的内涵,打开了阅读之门。

 

8孙双金老师的《夜宿山寺》带着学生拾级而上,层层深入,以情启智,唤起了学生的情感,点燃了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读懂古诗,创作古诗。孙校长对每一位学生的喜爱,对边缘学生的鼓励,对不同意见的孩子的尊重,让孩子们更加喜爱老师,也就会更加喜欢语文,这也正是语文内驱力的来源。

 

罗才军老师在执教《好的故事》时,将学习词语方法用统计图呈现,给学生直观的认识,扫清阅读障碍;再理顺整篇行文逻辑,呈现1925年历史语境的,以学生理解得了的“景、事、人、情”的方式,融入王献之、陆游等对“山阴道”的赞叹,来探讨温馨画面,带领学生触摸鲁迅对于宁静闲适日常生活的向往。借助“阅读链接”等相关资料,进一步读懂课文,让学生明白鲁迅在矛盾中前进的现实主义斗争精神。

 

9何捷老师执教的《父爱之舟》,延续了他一直以来的幽默、扎实的课堂风格,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悄无痕迹地把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渗透在教学之中。选取文章中的场景,抓关键词体会“父爱”的“艰辛”、“细心”和“温馨”。用演绎让学习过程清晰可见,学习就是变化的课程。在何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孩子们的情感表白渐入佳境,懂得爱虽是无形的,但却可以是最美好的表达,生活中应该是爱与回忆相伴同行。t

 

曹海永老师执教《王戎不取道旁李》。曹老师注重教给学生学习小古文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熟读→理解→想象→比较四个板块,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讲好故事。课堂中,曹老师立足文本、立足学情,实现学生阅读思维的进阶,落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任务群,处处体现了语文味和儿童味。

 

管建刚老师和樊小园老师共同执教《狼牙山五壮士》一课。课堂中充分落实了管老师“习课堂”的教育理念:“读+++习”的课堂结构、任务驱动、时间驱动和管理驱动。

两位老师的课堂都用固定的教学口令,固定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中拥有紧张感,在沉浸式的学习过程中优化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在井然有序的课堂中扎扎实实读书,切切实实习得本课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二、专家前沿报告】

10吴永军教授的报告《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策略》向老师们阐述了如何融合不同学科提高语文学习。他强调了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也为一线老师跨学科学习提供了可行性的策略,将不同学科主题和内容有机整合,帮助学生理解各学科联系,形成全面的理解。同时他也告诉老师们要培养语文学科的大观念,培养专家思维,从而更好地对语文教学进行创新与发展。

 

 

 

【三、学员学习感悟】

这次无锡“现代与经典”的名师课之行,不仅仅在于与名师近距离接触,更重要的借名师大咖们的课堂去感受文本本身的魅力、去欣赏学生智慧建构的过程,整个体验非常美妙。虽然行程很满,好课一堂接着一堂,但是听完仍觉意犹未尽。这些课来之浓烈,去之也余韵悠长,或引人发笑、或引人深思、或引人赞叹、或引人感动,或引人激辩。

如果要用三个词来概括我听课的感受,那应该是:唤醒、对话、运用。课堂中处处在唤醒学生的学习冲动、生活体验、表达欲望;时刻在与文本、与作者、与历史、与文化对话;学生在课堂中习得的知识、方法也在“不经意间”表达运用。

——广汇小学  黄晨

 

这次无锡现代与经典一行,收获颇丰。情思激荡,高潮迭起。孙双金老师执教的《夜宿山寺》活泼灵动,情智交融。课堂上,孙老师以情激情,以智启智,他带领学生拾级而上,层层深入。他首先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想象站在高楼上的感觉,接着带学生领悟李白诗歌瑰丽的想象和神奇的夸张,最后放手让学生模仿创作、创作古诗。课堂上,孙老师始终把儿童放在教室中央,“蝴蝶诗人,明月诗人,怎么看你这脑袋装的都是智慧……”老师流淌真情的夸赞,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打开了学生情感的闸门。语言训练有梯度;思维训练有高度;课堂评价有温度,孙老师用一颗活泼泼的童心,为我们演绎了“情智语文”的魅力。

——闸口小学  张梦姣

 

“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两天半的“现代与经典”学习,让我们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静下心来汲取名师宝贵经验,探寻教学全新路径。名师们的课程让人耳目一新,从教学策略到课堂语言,从宏观设计到微观把控,无不显露着大师们的精心与匠心。名师们的课堂既注重从大情境入手,又兼顾了语文的本质,设计的深意让人敬佩不已。不仅如此,名师们的教学风格自成一派,教学方法独具一格,但唯一不变的是始终坚持以生为本,授人以渔,针对学生的个性化输出给予不同的指导与评价,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课堂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有所生成。这样的课堂幽默、灵动、扎实……让人欲罢不能而又发人深省。我们之后,定要以名师为旗帜,学习他们的治学态度及理念,多读书多思考,时刻回顾反思,不断提升自我,早日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

——二实小  王婧

 

为期三天的活动让我再次遇见诗意,也让我更坚信语文课堂是有温度的。一节节精彩课堂给予了我最前沿的引领,最智慧的启迪,给我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回忆,让我收获颇丰。一切风景只有浸润了人的情感,才可爱、才有趣。写景是为了写人,即景是为了言情。用文字即景,实乃用文字即心。肖绍国老师的“诗画语文”的课程教学是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他的语言时而激情澎湃、时而淡雅质朴,随着文字里情感不断变化,宛如一首首精美的散文诗,不知不觉中入情入景。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也要想尽一切办法,不遗余力地引导孩子去捕捉核心言语,打通文字与图画的血脉,彰显母语的节奏之美,最终让学生也能够痴迷和敬畏文字,也写出诗画互现的心灵文章。

——陶城小学  蒋烨玲

 

这次“现代与经典”大师云集,精彩纷呈,听完更是意犹未尽。第一节课《第二种人》王崧舟老师语言亲切,就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言语间诗意回转,不愧是全中国感染力最强的老师。王老师用摘录卡梳理了课文的事件,又用摘录卡体会了人物的精神品质。学习活动不流于形式,做的摘录卡也变成了绝佳的学习资料,在做中学。到最后学生入情入境,实在为王老师课堂语言的循循善诱、设计的精妙缜密、厚重的文化沉淀、丰满的语文素养而折服。薛法根老师以三个任务为驱动:理--用三个字统整这节课,带领学生快速、简洁、有序、准确地理出好书标准,并让学生学以致用,回归文本,利用本节课所学评论《忆读书》是否是好书。教、学、评,绝妙。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个学习任务,都有目标,有方法,让学生知道做什么,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指向非常明确,薛老师再次为我们示范语文课的实践活动如何操作,充满了“家常味”。

——阳羡小学  秦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