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蒋成荣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蒋成荣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城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费姣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晨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小云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婷婷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施文瑶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婧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媛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思捷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於敏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梦姣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彰显科研力量  让学习真实发生

作者:蒋成荣  日期: 2024-04-05  点击:

蒋成荣致用语文名师工作室

 (主持人:蒋成荣 )研修简报

(第16 2023 119日)

主持人:蒋成荣                  活动形式:课堂观摩+专家点评

研修主题:彰显科研力量  让学习真实发生

编委: 蒋成荣、蒋烨玲           审核:蒋成荣

 

 

 

目录

1.“研”途花开 课堂展示...................... 03

2.“研”而问道 主题讲座...................... 05

3.“研”以致远 专家引领 ......................06

4.学员心得....................................08

 

 

 

 

 

为深入推进“课题进课堂”项目与各级各类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聚焦教学变革,改善课堂生态,切实提升教科研质量和服务水平,119日,由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宜兴市周铁小学承办的宜兴市“课题进课堂”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暨蒋成荣、邹清名师工作室第八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市周铁小学举行。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科研科白炳春科长、省市级在研课题(小学语文)主持人、蒋成荣、邹清致用语文工作室全体成员、周铁小学教育集团语文骨干教师全程参加了活动。

“课题进课堂”是教科研关注教师教学困惑、直面教学现场的迫切需要和生动体现。蒋成荣、邹清致用语文工作室承担的省“十四五”规划课题《致用理念下指向语文要素的主题式学习设计与实施研究》聚焦课堂改革,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创设“追寻历史足迹,传承爱国情怀”主情境,推出四节公开课。从课题出发,以课堂为落脚点,探索主题式学习课堂新样态,让课题研究真正落地生根。

【一、“研”途花开 课堂展示】

和桥小学韦燕文老师执教《古诗三首》。韦老师以“凭吊古战场,诵英雄豪情”为情境呈现课堂:一是整合资料,了解边塞风光。二是想象画面,丰满边塞场景。三是补充留白,体悟将士内心。四是诵读古诗,抒发英雄豪情。她引导学生在多层次、有梯度的朗读中,读懂古诗,读出韵味,在真实的学习体验中积累古诗学习经验。

官林小学费姣老师执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费老师以“访竺西书院,立报国壮志”为情境打造课堂:一是访书院,认识周铁名人。二是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三是品语言,感悟报国情怀。四是联名人,立下读书志向。她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展开教学,体现了主题式学习课堂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

 

 

 

 

周铁小学史凌云老师执教《梅兰芳蓄须》。史老师以“瞻仰蒋捷墓,赞民族气节”为情景创设课堂:一是讲故事,知民族气节。二是借资料,了解梅兰芳。三是列表格,理主要事件。四是品人物,悟民族气节。五是览群像,赞民族气节。她聚焦以语文实践活动为核心的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和桥小学黄仕欣老师执教《延安,我把你追寻》。黄老师以“参观纪念馆,咏革命精神”为情境,从回顾寻访收获、读出昂扬的音韵、想象奋进的画面、品悟光明的意象、咏叹不朽的精神、传承红色的基因六个方面构建课堂。他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提问—回答—点拨—反馈—评价”,将语文活动落到实处。

 

 

 

【二、“研”而问道 主题讲座】

周铁小学戴平老师作题为《架设结构化主题桥梁,达成大单元读写成果——以四上第七单元为例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讲座。戴老师认为四节课例构建了架设结构化主题以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的课堂教学新样态。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学科实践”概念,他表示课堂教学需强化实践性要求,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从而建构知识。

 

红塔小学党支部副书记邹清作题为《“用”中育人:致用理念观照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讲座。邹清副书记从缘起与思考、历程与方法、成果与创新、成效与价值四个方面展开讲座,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致用理念观照语文教学22年的实践探索,为各课题持续深入开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样本。

 

 

 

红塔小学蒋成荣校长作题为《课题进课堂,搭建课题研究落地而生的“梯”——以“致用理念下指向语文要素的小学语文主题式学习研究”等课题为例》讲座。蒋校长立足问题情境的真实性、学科知识的整合性、问题解决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任务达成的协作性,将课题分解为专题,并聚焦专题以主题式学习架构、推进、整合为例,从主题、目标、任务、过程和评价等方面论述了主题式学习的实践路径,使学生在聚焦问题解决的创新实践中探寻知识的价值和意义,让课题研究真正择高而立,贴地而行。

【三、“研”以致远 专家引领】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科研室副主任张慧开设《基于课堂观察的循证教研》精彩讲座。张主任从医学案例引伸到教学案例,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如何做课题研究的路径。她从病因诊断、循证医学、医学进步三个关联,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开展课堂观察的方法。讲座既立足于新课标中的具体要求,又有基于一线的大量课堂观察,为一线教师今后在实践中开展循证教研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白炳春科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在充分肯定课题进课堂对学校破解教学难题和教师专业发展重大意义的同时,为省市级在研课题下阶段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他指出课题组要围绕“为什么课题要进课堂、什么是课题进课堂和课题如何进课堂”三个问题的不断追问中深化对课题进课堂的认识。他提出课题组要围绕“课堂观察什么、怎么观察”进行合理组织,通过明确观察点和观察工具的开发开展专业化的课堂观察。他要求课题组要增强学理意识,在反馈诊断中加强理性分析,加强成果的提炼与表达,要将碎片化实践形成结构化思考,要从研究的视角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并在研究的过程中锚定方向,多方分析,多路考证,让教科研真正落地。

潜心精研共享成长,聚智笃行乘势远航。此次“课题进课堂”研讨活动用研究成果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题研究实效,促进校际间课题研究成果的交流,为宜兴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四、学员心得】

学生对现代诗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现代诗的学习方法也有了大致的了解。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诗歌特点,黄老师别具匠心出示了三组词语,这些词语都在每一句诗的结尾,且都有相同的“ang”韵,学生边读词语边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感悟到全诗昂扬响亮,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诗歌的学习离不开朗读,只有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调整感情,才能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获得共鸣。在黄老师的这节课上,学生的学习和朗读热情都非常高,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在课堂流淌。

——杨思捷

听史老师执教《梅兰芳蓄须》,感觉每一个环节都可圈可点。

一、着力人文主题,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情境——“瞻仰蒋捷墓,赞民族气节。想法独到、创意,不仅有大单元、大框架的意识,更与地域文化资源链接,通过学习一个人物,了解一众英雄,把真实情境与实践活动完美融合。

二、落实语文要素,以任务群的形式层层推进,精准把握教学重点——通过一个提纲挈领的表格关注时间和事件梳理出文章脉络,通过研读重点词句品悟人物形象,感受梅兰芳的民族气节,让学生学一课便有一得。

三、注重前后衔接,设计完整,把本单元的大任务分解到每篇课文教学中落实,透过一堂课,走进一篇篇课文,走进一个个人物,穿越历史时空,教师成为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生命的桥梁,让课堂具有了融入生活真正的意义,真好!一堂课,一节设计,一种坚持,一份收获!

——於敏

如何才能让语文要素学习实现真正建构? 结构化教学设计是一种方式。结构化教学设计,是指在理解迁移的建构视野下,对教学内容、学习过程等进行系统化、递升式、组织型的改造与预设,以期实现语文要素学习能力化的建构目标,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结构的完善。结构化的教学设计能够实现教学范式由、思维生态由、知识结构由转化。实施结构化教学设计,需要明确建构起点、目标、过程,可以采用目标聚焦视野下的一贯设计、深度理解视野下的支架搭建螺旋上升视野下的对照呼应等策略。《古诗三首》分为4个任务,1.借助资料,了解边塞风光;2.想象画面,丰满征战场景;3.补充留白,体悟将士内心;4.诵读诗歌,抒发英雄豪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分为4个任务1.访书院,认识周铁名人;2.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3.品语言,感悟报国情怀;4.联名人,立下读书志向。
只有在规范、有序的学习情境中,思维生态才能得到改善,学生的思维才能高质发生。

——费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