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版)》 强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致力于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 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打下基础, 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但常规课堂教学达到这些能力培养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单元整体教学基于教材已有单元,或根据课程标准对学习资源进行整理重组而搭建的新的单元,这打破了常规教学的限制,更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等其他方面的培养。
开展大单元整体教学,首先需要有一个驱动性的任务作为整个单元教学的驱动力,要围绕单元主题设置任务,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将智力和情感投入到有意义的自主学习、实践探究之中,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学习中的真实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魏特认为,情境分为文本情境和教学情境,两种情境需要因地制宜地使用。我认为,教学情境的设置应当源自真实生活,真实情境下的课堂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达到“真听、真看、真思考、真感受” 的体验,更加贴近实际生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获得的真实能力也能迁移到未来其他问题的解决。
魏特为我们展示一堂单元整体教学的课,聚焦中华古代智慧故事,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情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教学更让我深受启发:如何有效地进入文言文的文本情境?我想可以从以下三点思考:
1.注重朗读指导,以朗读为基础,反复涵咏,内化文本语言,感受古文的独特韵律美
2.适时恰当地走入文本的历史背景,巧妙地牵引历史资料,感悟文字背后更加真实而具体的现实世界,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主义情感
3.开展生动的语言实践,在学生逐渐深入文本情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文本的表达范式,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言语实践中,不断内化,不断吸收,同时也深深沉浸于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审美提高,精神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