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并背诵第1自然段,体会春天的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出示课件3)教师导入: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特点,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
预设1:我最喜欢春天,鸟语花香,万物复苏,到处都透着生机。
预设2:我最喜欢冬天,白雪覆盖下的世界实在是太美好了。
预设3:我最喜欢秋天,丰收的季节,瓜果飘香。
预设4:我最喜欢夏天,绿树成荫,荷塘清波。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看看她眼中的四季有着怎样独特的韵味。
教师板书课题(22 四季之美),学生齐读课题。
2.了解作者。(出示课件4)
清少纳言(约966-约1025),日本平安时期著名的女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清是姓,少纳言是她的官职。她与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平安时期的三大才女。随笔作品《枕草子》。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学习认字。
(出示课件5)教师引导: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出示课件6)教师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心旷神怡 凛冽 闲逸
学生自读,交流识字方法。
指名读词语。
教师重点指导一下生字:
(1)“旷”是心境阔大的意思。“怡”是和悦、愉快的意思。(出示课件7)
(2)“凛冽”指刺骨的寒冷。两点水旁的字大多与寒冷相关,“凛、冽”两个字都是两点水旁。(出示课件8)
(3)“逸”的意思是安乐,安闲。(出示课件9)
2.学习写字。
(出示课件10)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写字方法。
教师重点指导以下生字:
(1)幕:“大”的横画要长,撇捺不相交,且要写舒展。(出示课件11)
(2)黎:右上部分不要写成“勿”;“人”下不要写成“水”。(出示课件12)
(3)漆:“人”下不要写成“水”。(出示课件13)
(4)逸:不要少写“点”。(出示课件14)
学生自主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把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相结合,突出重点,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注意形象性和直观性,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听课文范读,把握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15)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听范读,仔细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作者认为四季最美的是什么?(课件播放课文朗读音频)
预设:本文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描写了一年四季中自己心目中最美好的景致。(出示课件16)
教师追问:作者认为每个季节什么时候最美?
预设:作者认为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分别是不同时段的最美景致。
点拨:“黎明”指天快要亮的时候。“夜晚”指夜间,晚上。“黄昏”指日落以后天黑以前的时候。“早晨”指从天刚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
教师小结:在作者眼中四季都有不同时段最独特的景致,就是“黎明”与“早晨”,“黄昏”与“夜晚”之间的也是有细微区别的,可见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感受的细腻。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提问交流,体会动态美。
(出示课件17)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景象?你能想象到什么画面?
预设:第1自然段描写了春天黎明时天空颜色的变化,使我们仿佛看到大自然这个魔法师,先给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再给天空披上红紫红紫的彩云。
教师板书(春天 黎明)
(出示课件18)教师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黎明时的天空和彩云的样子。
(出示课件19)教师:第1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为中心句。“鱼肚色”“红紫红紫”“泛”“飘”“一点儿一点儿”“微微”,这种写法叫动态描写。这样的描写可以让我们联想到更加具体生动的画面。
(出示课件20)教师指导学生了解动态描写的含义及作用,利用例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什么是动态描写。
动态描写指对描写对象(景物或人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
动态描写赋予客观事物运动感、生命力和变化感,克服图像的单调性,丰富图像的多样性,实现事物的更好表现,能更强烈地感染读者。
例句: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2.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21)教师点拨:朗读第1自然段时,总体节奏要舒缓,才能读出黎明时的安静。其中“一点儿一点儿”要读得缓慢些,仿佛让人看到天空的颜色在一点儿一点儿地发生变化;“鱼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红晕”可以读得柔和些,“微微的”红紫红紫”可适当重读,读出天空彩云的变化。
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课件22)教师小结:第1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侧重描写了天空颜色的变化,这种写法叫动态描写。这样描写可以让我们联想到更加具体生动的画面。
3.指导学生借助图片,练习背诵。
(出示课件23)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课件上的图片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学生根据出示的图片背诵第1自然段。
五、课堂小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了课文内容,重点学习了第1自然段,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后面的内容。
2.(出示课件24—26)课堂演练。
3.(出示课件27)布置课后作业。
(1)认真书写本课生字5遍。
(2)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