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蒋成荣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蒋成荣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城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费姣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晨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小云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婷婷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施文瑶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婧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媛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思捷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於敏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梦姣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落花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王媛  日期: 2023-09-06  点击:

《落花生》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亩、吩”等5个生字,会写“亩、播”等10个字,会写“播种、吩咐”等词语。

2.初步感知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出示课件3)教师引导:大家看一下屏幕上的谜语,读一读,猜一猜。

猜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

继续引导:大家都猜出来谜底是什么了吧?对,就是花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教师板书2 落花生)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教师播放课件中的图片,并继续引导:这个谜语写出了花生的特点,花生也叫落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呢?大家课前都查找资料了吗?谁来说一说?

预设:花生幼苗出土以后,经过18—25天,就开始开花。开过花后的花柄接触到地面,就伸入土中。在土壤里,果实开始生长发育,长成饱满的花生。因此,人们又称花生为“落花生”。 另外,花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出示课件4)

2.介绍作者。(出示课件5)

许地山(1893-1941),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笔名落华生。著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作品。

(出示课件6)教师引导:作者为什么用这种普普通通的农作物的名称作为自己的笔名?带着疑问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习认字。

(出示课件7)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朗读课文,读准本课生字的字音,交流识字方法。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交流识字方法。

(出示课件8)指名学生读词语,教师相机指导。

半亩  吩咐  榨油  石榴  矮矮地

1)(出示课件9)教师引导学生估算“半亩”大约是几个教室,体会后园中种花生的空地的大小。

亩: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可换算为666.667平方米。

教师提问:我们的教室大约是60平方米。半亩大约是几个教室?

预设:半亩大约是5个教室。

2)(出示课件10)“吩”“榴” 都是形声字,左边是形旁,右边是声旁。

3)(出示课件11)通过组词“榨油、榨果汁、榨菜”和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榨”。

2.学习写字。

(出示课件12)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交流易错字的书写,教师相机指导。

                 

1)“播、浇、吩、咐、榨、矮、谈”是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2)(出示课件13)矮:最后一笔变成点。

3)(出示课件14)播:右半部分的上面是撇加“米”,注意不要写成采字头加木。

4)(出示课件15)浇:右半部分“尧”的右上角不要加点。

5)(出示课件16)慕:注意最下面是两点,比“小”多一点。

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整体感知内容,理清脉络

1.(出示课件17)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预设1:“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开辟出来种花生。花生收获了,“我们”开了一个收获节,父亲和“我们”一齐讨论花生的好处。父亲教导“我们”要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预设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们”家在后园过一个花生收获节,父亲和“我们”一起讨论花生的好处,教育“我们”做一个像花生一样默默奉献的人。那个晚上,“我”明白了要做一个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并分别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教师引导全班交流:课文分为几部分,能不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一下呢?

预设1: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了种花生和收花生。

预设2:第2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了尝花生。

预设3:第3到15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了议花生。教师板书(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出示课件18)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打下基础。)

2.(出示课件19)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作者写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都只有寥寥几笔,而议花生却花了很多的笔墨,为什么?

预设:课文是要借助落花生说明道理,而道理在议花生部分。

(出示课件20)教师小结:课文主要是借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叙述上有详略之分,目的是要突出主旨。教师板书(略  详)

四、学习第1—3自然段

(出示课件21)教师引导学生边读1—3自然段,边思考问题:

①写“种花生”和“收花生”时,为什么说“居然收获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②为什么说父亲的到来“实在很难得”?

学生小组内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1)(出示课件22)教师引导学生读句子: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提问:为什么说“居然收获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预设1:“我”从母亲的话里知道,这里本是荒地,而且姐弟几个又是第一次种花生,时间也仅仅几个月。这种结果当然令“我”感到意外。

预设2:“居然”的意思是“竟然”,表示“出乎意料”。收获了花生出乎“我们”一家人的意料。

预设3:这意外的收获,也可以看出花生的好种,易活,生命力强。(出示课件23、24)

2)(出示课件25)教师引导学生读句子:

那晚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提问:为什么说父亲的到来“实在很难得”?

(出示课件26)教师补充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许地山的父亲叫许南英,进士出身,是位爱国诗人,也是颇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曾率领台湾人民苦撑危局,死守孤城台南。战争失败之后,他不愿当亡国奴,就携家眷搬到祖籍福建龙溪。他曾出任广东省三水县县令,因公务繁忙,很少参与家庭活动。

预设:因为父亲公务繁忙,能跟“我们”一起来吃花生非常难得。

点拨:这些资料帮助我们理解了为什么作者说父亲的到来“实在很难得”。“请你们的父亲”“实在很难得”也为后文父亲的出场以及他对孩子的教育打下基础。

五、课堂小结,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27)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理解了一些词语的意思,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出示课件28、29)课堂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