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蒋成荣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蒋成荣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城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费姣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晨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小云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婷婷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施文瑶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婧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媛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思捷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於敏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梦姣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活动心得

作者:王媛  日期: 2023-04-21  点击: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十课,这是作者晓年写作的一篇短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工作室的三位老师,对这一课文进行了同课异构,各有各的特色和亮点,令人耳目一新。

一、设置情境,任务驱动

在三节课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梅一枝老师执教的《青山处处埋忠骨》,梅老师基于文本特点和情感主线,出示了这样一个征集令:红五月中,学校要布置一个“走进英雄”的主题展览馆,需要征集一些藏品,并设计了一系列进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先通过梳理课文,找到了一堆烟头、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三个藏品,接着梅老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品读文段,抓准细节,品读出毛主席当时作为一个父亲的悲痛和作为一位领袖的坚忍,把父亲和领袖的角色撞击品出味道,感悟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丰富了人物的形象。最后,梅老师又让学生选择藏品,配上解说词,这三个任务层层递进,使学生进入到了课堂的情感主线中来,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了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同时也培育了语文核心素养,这真的是一堂思维在线、灵魂共鸣的课。

二、资源点亮,情真意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对拓展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视角,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梅老师和李老师在执教过程中,巧妙引入对当时战争年代和人物资料、关系的适度介绍,使得课堂精彩纷呈,丰盈了人物形象。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入情入境,不仅明确了战争的残酷,更对人物的爱国品质和毛主席的爱子之心有了深切的认同,让学生感同深受。

三、重视表达,发展思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三堂课,都非常注重表达和建构,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譬如,费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板块:伟人,我想对您说。在品读完课文后,教师让学生拿出小报,写下想主席说的话。语言支架的搭建,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宣泄的窗口,他们是那么深切地感受到一个丧子的老父亲痛彻心扉的情感。这一过程,谁又能说不是陶冶情操,立德树人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不需要老师用任何的语言,学生便经历了思想的洗礼,情感的熏陶,对革命领袖的崇敬已内化成自己的骨血,在血管里流淌。

通过这三节课,我学习到了许多教学上的妙招,但学习贵在内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博采众长,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