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蒋成荣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蒋成荣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城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费姣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晨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小云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婷婷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施文瑶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婧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媛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思捷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於敏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梦姣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转变学生之前先转变教师

作者:黄晨  日期: 2023-04-19  点击:

    本周,参加了工作室举行的“转变学习方法 涵育语文素养”的课堂教学活动,聆听了节精品示范课和导师点评。我惊喜的发现,工作室在四次活动中带来的一次又一次的课堂转变,给我们提供了示范和指引,更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了许多启发。

一、转变设计思路,统一学习主题

  在大单元的设计理念熏陶下,我们已经有了需要把一个单元内的几篇课文当作一个整体,进行整合、重组、重构,设计教案的意识。但是如何成功的操作,今天的听课又有了新的认识。

本次课堂展示依托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材内容,上课团队的老师为此确立了一个共同的学用主题,设计了大情景:绘制“志愿墙”。三节课都是在大情景之下,有层次有梯度的推进,从“查资料、明志向”到“抓细节、悟品质”,再到“选方式、写心愿”。三节课的内在逻辑鲜明,随着心愿墙的一步步充实,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也在逐步的进阶。

二、转变导入方式,激发学习内驱力

本次活动的三节课导入的方式都非常新颖。第一节芮老师的课以介绍岳飞、林则徐等伟人的实际导入,让学生分享搜集到的伟人事迹,并点明伟人的志向,引出要绘制“心愿墙”的任务,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心。

第二节杨老师的课,以一段影片导入,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更是巧妙地引出“画外音”这一知识点,并提出本节课就要来征集优秀的画外音。学生在看视频时从听觉、视觉直观地了解画外音是什么,还都跃跃欲试,也想来为影片配个画外音。

第三节钱老师的课,通过各行各业的人诉说自己的新年愿望,一下子把难以表达的、抽象的“愿”拉到了学生面前,让孩子们知道,哦,原来长大以后成为什么是“愿”,生活中的小期待也是“愿”。这样的导入营造了健康轻松的氛围,为后续学生的畅所欲言打下了基础。

三、转变引导手段,抓住课堂闪光点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的手段很多,我看到老师们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小支架,帮助他们迈好言语表达的小阶梯,仿佛自己的也在这样课堂中成长。

比如,芮老师的课上,教师重点讲解了《石灰吟》,通过读好诗句、找关键词结合注释理解诗意、结合资料解读作者是个怎样的人,然后让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路径去自由学习后两首诗。在给学生示范的同时,又给予了学生自由思考交流的空间。尤其当学生在表达有困难时,还给了他们一个小台阶——用“做一个    的人”,“通过写(物)     的品质,来表达诗人        的志向”,这样的句式,帮助学生更好的表达交流。所以,学生表达起来越来越流畅,越来越投入!

比如,在杨老师的课上,设计了很多精巧的小扶手,有学用单上的选画外音场景来写、有给出旁白、独白创作的句式提示,这些小支架,让学生在努力完成任务的同时,一步步走进李大钊,走进文本,非常精彩!另外,他还能在学生的回答中进行有效追问,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比如,学生回答“李大钊相对女儿说什么?”这一问题时,回答道“希望家人们能把革命进行到底”,老师及时追问“这里的家人”是指谁?拓展出这里的家人不仅仅是亲人,还有他的战友、无数革命者。这样的机智引导,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维拓向更广阔的空间,也让课堂更深刻。

四、转变评价方式,提升语文魅力值

在这三堂课上,我还看到了老师们充分地尊重学生,给他们提供了很多好的建议,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表达。当然,如果课堂上能更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赞赏、多一些宽容,学生的自由度会更高,语文课堂的魅力值也会更高!

比如在芮老师的课上,学生一下子就说出了作者写石灰就是在写自己,是在表明自己的志向,我们可以赞美学生:“你真会思考啊,你怎么知道的呢?你对于谦有什么了解?”顺势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课前搜集资料。这样,我们既不打击学生表达欲望,又能让我们的课堂能丝滑地承接下去。比如,在钱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兴致冲冲地用散文的语言分享自己地志向时成为像朱自清那样的散文大家,我们完全可以给他点赞、给他掌声,给他老师最真挚的祝福“你的语言这么美,你就是小小朱自清,你一定会实现愿望的!”那么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该是多么愉快,多么自豪啊!

当看着工作室的老师这样把我们一起交流过、思考过、分享过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中,我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感动。我相信,我们的课堂改革也许在平凡的日子中只前进了一小步,但积少成多,每一步都走的踏实,每一步都走得稳健,总有一天,我们都能遇见让自己满意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