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蒋成荣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蒋成荣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城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费姣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晨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小云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婷婷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施文瑶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婧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媛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思捷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於敏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梦姣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第三次教学活动评课稿

作者:王婧  日期: 2022-12-23  点击:

敬爱的导师们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上午,我们又欣赏了三节精彩纷呈的现场教学课堂,三位老师用他们的教学智慧为我们在依托支架以学导教主题下的六年级习作教学实践提供了有效模板让人受益匪浅现请允许我对第一节陈城老师的课堂作粗浅点评

六上第五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围绕中心意思写,习作要素是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看似要求比较简单,学生只需要围绕一个字来写就行,但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出现内容窄化、方法弱化等情况,导致最后的习作成果不如人意,学生核心素养得不到提高。而陈城老师的课堂,高效、有趣灵动,陈老师巧妙使用教材中的支架,再搭建新的学习支架,根据学生需要,从多个角度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理清思路,选好素材,从而促进学生形成习作技能、提升习作能力、习作品质。下面我就从“依托合适支架”维度浅评陈城老师是如何搭建适切支架,有力提升学生习作素养的。

一、情境支架激发习作兴趣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往往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课前游戏中,陈老师带来了孩子们小学生涯中的活动照片,通过真实的照片提供资源支架,链接真实生活经历,唤起学生美好的回忆,这样以真实场景创设的情境支架更能引发学生真实情感体验。习作教学中,陈老师创设“为了留下美好回忆,每位同学完成一页,合订成独一无二的班级成长纪念册”这一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更有利于落实围绕一个字写具体的写作目标。同时,这样任务驱动式的习作支架新颖、有趣,具有挑战性,更能激发起学生的思考、写作欲望,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我应该“写什么”,我的中心“是什么”,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也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范例支架明示写作思路

范例支架是资源型学习支架中重要且常被采用的一种,尤其是在习作单元,教材中的精读课文、习作例文都是极佳的范例。通过前面环节,学生已经明白本次习作该写什么,但是仅仅这样还不够,因此陈老师也在如何清楚地把中心意思表达出来上下了功夫。陈老师紧紧抓住《夏天里的成长》和《盼》两篇课文作范例,通过学习、鉴赏等方式充分挖掘教材中习作支架的导学功能,为学生厘清写作思路,指明习作方向,让学生了解本次习作可选择的“从不同方面”和“用不同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两种方法,进而搭建元认知支架通过让学生完善导学单上的思维导图,引导自主思考、自行确定写作思路。陈老师借助习作单元中的两篇精读课文作为典型范例,为学生“清楚地表达中心意思”找到了合适的支架。

三、选材支架确立写作内容

学生有了写作动机和欲望,再解决了“怎样写”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解决“写什么”就是帮助学生打开习作思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在课堂中,陈老师把握习作要求中的重点和学生习作的难点,巧妙运用“初试身手”中“戏迷爷爷”的题目,借助表格,搭建选材支架帮助学生打开选材的思路、细化写作内容,既把“写什么”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又在逐步引导学生了解选材要典型、要全面,使学生的思维从横向向纵向延伸,从而避免在习作中出现事例单一、重复的情况,真正使习作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问题支架引领写作思维

课堂上陈老师在研读两篇精读课文时怎样才能把中心意思清楚地表达出来呢这个问题总领引导学在课文中寻找方法再以课文是怎么围绕中心句写的”“分别写了哪些事物的生长”“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整篇文章的意思你觉得是什么含义是什么”“我盼的是什么”“哪些表现能感受到这种盼”等等问题串联其整个教学环节陈老师搭建问题支架,围绕中心逐层深入,利用这样以问促思的方式让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学生在思考品析回答中渐渐复原作者的写作思路再逐步迁移到自身最终完善自己的写作思路学生的写作构思能力也就顺理成章得到提升

专家认为:“写作课程是属于‘处方’性质的课程,其要旨在于改进‘写作学习’,不是侧重‘知道某个知识’,而是侧重于‘知道怎么去做’。”因此,搭建基于语文要素的写作支架是习作单元教学中最关键的技术。陈老师在本次习作教学中,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材习作内容的编排特点来把握学生习作学习的已有能力;巧用教材,为学生习作提供适切的支架,让学生攀着“脚手架”拾级而上,克服困难,穿越习作的“最近发展区”,最终走上平坦大道聆听了陈城老师的课堂,我想我们都能在如何合理创设支架上得到启示,真正让习作单元成为学生写作素养发展的可视路径,成为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平台。